窗口兜底 群众有底

——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升群众办事成效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工作人员办事效率的提高,真正让咱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少跑了很多腿,‘办不成事’窗口真能办成事。”6月12日,谈起一个多月前自己的办事经历,山东嘉通建设有限公司渣土车运输司机徐朋依然十分感慨。

5月7日,徐朋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市政设施类审批业务。申请表填写完毕后,才发现自己忘记携带公司公章。他不禁责怪起自己的粗心大意,心想这次白跑了一趟。正当他准备离开时,突然看到有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试试看吧。”徐朋来到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向工作人员李瑞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了解了徐朋的情况后,李瑞立即与城市管理审批科联系。随后,“难事专办”工作专班经过商议,采用容缺受理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为徐朋办结了业务。原本以为办不成的事办好了,徐朋不停地表示感谢。

我市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一把手”为组长的“难事专办”工作专班,统一优化工作流程,定期汇总分析“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办理情况。对于企业和群众办事难点、堵点集中度较高的问题,“难事专办”工作专班集中研究,推动问题全面解决。“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企业、办事群众疏通了“办事梗阻”,倒逼工作人员转变服务作风、提升服务效率,打造出能办事、好办事、易办事的营商大环境。

一扇“小窗口”背后藏着“大服务”。“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虽小,解决的却是群众、企业跑来跑去枉费周折“办不成事”的大问题。这一窗口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质量,优化了营商环境,还疏通了群众反映诉求渠道,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群众能切实感受到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树立了政府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督查科科长张东坡说:“‘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帮助群众、企业解决一些‘疑难杂症’时发挥了较大的正面效应。我们会通过这个窗口为群众处理、解决更多的疑难问题,详细记录群众反映的各类投诉问题及意见建议,真正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帮助更多人把‘办不成事’变成办成事。”

自2021年4月28日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以来,共受理业务120余件,解决疑难问题29个,赢得了办事群众的点赞。张东坡介绍,“目前,‘办不成事’窗口受理的业务呈现递减趋势,相信随着政务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这些困扰群众的‘疑难杂症’会越来越少。”


编后


自2021年4月28日开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已运行一年多。实践证明,“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确能够有力推动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补齐服务群众的短板弱项,优化群众的办事环境。

一般情况下,导致办不成事的原因有很多。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正好给办事群众一个反映问题的渠道和解决问题的出口。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还是对现实的警醒。为什么会存在“不好办”“办不成”的事情?一些地方是不是还潜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有的办事人员在担当尽责方面是不是还存在差距?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从某种意义上说,“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仅是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权宜之计。只有以此为契机完善制度、形成机制,及时总结现象背后的共性问题,着力补齐短板,提高流程效率,才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知行合一、久久为功,才能真正用实际行动造福广大群众。

2022-06-16 ——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升群众办事成效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3620.html 1 窗口兜底 群众有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