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吃瓜

■ 魏聊

此云“吃瓜”,决非网络流行的群众“吃瓜”,而是实实在在地吃西瓜。

西瓜在水果中个头较大,有解渴祛暑之功效。西瓜起源于非洲,自埃及东传,辽代带入中原,宋元时期,中国种植西瓜已经十分普遍。

吃西瓜,一定要有一个讲究,吃的时间和地点一定要对,那才是一个吃客行家。

平常人家一般会下午或者晚上吃,以消暑解渴。但是西瓜经过炎热的午时,口感都会受一定的影响。冰镇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我觉得,冰镇西瓜不是一个好办法,冰箱滋生细菌不说,温度太低很会伤害脾胃。

过去有深水井,经水井拔凉的西瓜温度适中,水分充足,可惜如今水井难寻。

而我的爱好总是与众不同。吃西瓜的时间要选在清晨,吃西瓜的地点是选择瓜田附近的路边的西瓜摊上,如果路边有路沿石,那就更好了。

清晨,趁着朝阳初起,夜露未尽,早些起床,约上三五个好友,驾车直奔东南郊。或是头天喝多了,口腹有几分苦燥,还有几分饿意。这个时候吃瓜是最爽的。

为什么要靠近瓜田呢?就是图个新鲜。这就是对地点要求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亲眼看着瓜农挑瓜摘瓜,一定要挑熟得正透的。

这挑瓜的学问也大着呢,远看大小色泽,瓜一定要圆润饱满,色泽不可过于翠绿,那是还没有熟到分寸。近处要翻起瓜身,瓜熟蒂落,瓜屁股不但要圆,而且一定要凹下去,轻弹瓜体,回声会有共鸣音。瓜秧这边,刚摘下的新茬还会透出水珠。

终于挑上中意的了,瓜农一声:“擎吃吧!”自信之情溢于言表。瓜农用湿布擦干净瓜皮,锋利的刀刚刚切下去,就听见“炸口”的声音,西瓜自然开裂到底,断面凹凸不平,显出很自然的瓤口。

你站在一旁,那红红的瓜瓤刺激着你的视觉,那个红是如此自然晶莹,像是有生命的红珊瑚;紧接着,清甜的气息弥漫开来,又开始刺激你的嗅觉。没有寒暄,双手捧起一块西瓜,一大口咬下去,顿时,口腔里充满清爽甘甜。红瓤之间还残存着一丝丝寒凉之意,若隐若现,会被你敏锐的神经觉察。

凌晨的太阴之气在拂晓终于被你捕捉到了!

所以,想食美味,一定要赶早,气温上来了,就没有这般美妙的切身体会了。

蹲在地上吃的确不雅,所以,如果路旁有路沿石是最好的,既可以蹲,还可以坐。乡间的小路上清晨是极少有车的,行人也没有几个,只有身旁的小白杨,在微风中飒飒作响。

在这样的环境中吃瓜还有一大好处,那就是可以随意地抛丢西瓜皮,在乡下的地头上,瓜皮被酷日暴晒,会很快被分解成肥料,肥沃土壤。

所以,毫无顾忌,大快朵颐。我就喜欢东扔一块西摔一块,看着西瓜皮被摔成七八半。那叫一个潇洒,那叫一个痛快,那叫一个野性,也只有这样,才配得上西瓜天然的野蛮的甘爽。

吞食之余,完全不必理会西瓜子,清洗肠胃,那西瓜子是排头兵,也是重武器。

因为起得早,又是空腹,至乡间又有一段不近的路途,更是因为西瓜的甘美,这时的食量都会较往常更大。

所以,无论你是蹲着还是坐在路沿石上,都不会坚持到最后,因为西瓜瓤厚且多汁,很快就会充满你的肠胃,这个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舒展一下腰肚,拍上一拍,然后下定决心:再吃最后一块。

清晨食瓜的养生保健价值也很快就能体现出来,肠胃蠕动消化得很有效率,不到晚上,最迟明晨,定见分晓。

每个夏季,来上几个这样的回合,既可以养身,又可以养心,何乐而不为!

想起二十几年前的一个清晨,我懒得给上小学的女儿做早餐,就带着女儿来了个清晨食瓜,将就了个“水饱”。不知如今已为人母的她,是否还记得。

2022-06-2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3949.html 1 吃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