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硬措施”抓好“软环境”

——莘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段云霞

8月16日,在莘县政务服务大厅,莘县恒昌德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爱新拿到了两张彩图。“这是两张流程图,一张是社会投资建设项目手续办理通用路线图,一张是专属定制流程图。”刘爱新借助这两张图,只用十多分钟就做到了对项目审批程序心中有数,“从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办理程序,都搞清楚了。”

像这样的流程图,上半年莘县行政审批局综合受理科室与“项目管家”团队成员编制了100余份,为36家重点项目单位量身制作50余份,每张流程图有审批码10个,涵盖16个事项、54份材料清单。今年上半年,莘县探索实施项目审批深度、广度、精度、难度改革,着力打造投资和项目建设最优“软环境”。

“软环境”建设中,莘县以创新举措提升投资便利度。从项目单位角度考虑,将专业化审批手续报建流程转化为“一目了然、一看就懂”的彩色流程图,标注“红黄蓝”三色路径,红色的为需办手续、蓝色的为可能发生手续、黄色的为可并行办理环节,明晰了手续办理途径,降低了报批难度和门槛。并将各阶段各路径项目审批流程涉及的事项名称、受理单位、申报材料、办理时限等信息集成为二维码,扫描即可知晓事项办理相关信息,让项目单位“一码在手、明白所有”。

“打包办”的创新,让莘县加入了省会经济圈这一新的“朋友圈”。今年6月2日,莘县参与省会经济圈65个县市区《省会经济圈政务服务“打包办”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该县还不断扩大朋友圈,与四省117个市、县签订“跨域通办”协议,按照“只进一扇门”的要求,使跨域通办真正“办得通”。

智能办理极大提高了群众的办事体验。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开通平台智能导办,通过市一体化平台提交过的材料和获得的办理结果会自动沉淀到数据库,企业和群众再次办理业务时不必重复提交,实现了申办材料、办理结果“一次录入、一号匹配、全面共享”。开通短信双向提示和双向邮寄等服务,群众可随时随地、足不出户查询、办理业务。

服务对象只需“进一门”“对一窗”“跑一次”,当天即可在企业开办专区内完成集成服务一站办结。“进了政务服务大厅,感觉服务比进商超购物还要方便。”莘县私营企业负责人崔恩军这样评价该县的企业开办服务。这也是莘县将政务服务从分头串联式办理变为并联集成式办理后带来的最显著效果。

如今,莘县企业和群众办事只需前往就近的政务服务大厅跨域通办窗口,提交所办事项的相关资料即可,无需再来回奔波于各类办事大厅,实现“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办多家事”。“以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标尺,更快更好服务企业和群众,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干部李军表示。

2022-08-22 ——莘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7237.html 1 以“硬措施”抓好“软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