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利巡林

刘方利在标记需要修剪的树木

■ 文/图 本报记者 梁丽姣


两个半小时,这是莘县大王寨镇西王庄村林长刘方利每周一次巡林的时长。

3月8日,迎着和煦的春光,刘方利又一次骑上电动车,来到村南一片茂密的杨树林。他把电动车放到地头,走到林地里,查看树下是否有春尺蠖虫卵,树林里是否有火灾隐患。

“春天天气干燥,风大,需要格外注意防火。”刘方利说,这个季节巡林,防火、防虫是关键,尤其是要注意防范春尺蠖幼虫。

刘方利巡的这片树林从南到北大约300米,每一棵杨树都有十几米高,直径已经长到5厘米左右。但在2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沙土地。

西王庄村处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带,土地沙化严重,刘方利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漫天飞沙的场景:“土质松软,种下去的小麦,一阵风吹过来就连根拔起,什么庄稼都种不了。”

老一辈的西庄村村民为了防风固沙,用铁锨一铲一铲刨坑,在村庄周围开拓出成方连片的防风林,风沙这才被控制住。从小看着一茬茬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刘方利对这片林地,对这些杨树有着特殊的感情。

2019年,刘方利被选为村级林长。刚当林长时,刘方利对林地的详细情况并不熟悉,在一次巡林的过程中,他发现将近60亩杨树的树叶几乎被啃光。随后,他焦急地联系相关部门防治。最后,白蛾防住了,刘方利的心却依然悬着,“不知道这树来年能不能长好”。

第二年开春,刘方利一有空就往那片树林里跑,想尽各种方法防治白蛾,看到杨树慢慢地抽芽吐绿,他悬着的心才算落下来。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刘方利格外留意每片树林的情况,几年下来,村庄周围几片林地的情况,他都了然于胸。

巡林的时候,刘方利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一支笔,遇到需要修剪的小树枝时,他就做个记号,下次巡林的时候修剪掉。“树不修不成材,长岔了就不值钱了。”刘方利笑着说。对他来说,巡林已经不是一个硬生生的任务,而是一种情怀。

“老一辈人种树,我们这辈人就得守好树,在防火、防虫、防病、防风固沙的同时,也要在这片林子里寻找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现在,我们已经在林地里养殖了金蝉,还计划种植食用菌,盘活林下经济,让村民增收致富。”在守好林地的同时,刘方利也在思索着林地变“宝地”的更多可能。

2023-03-1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26823.html 1 刘方利巡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