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华:从蔬菜经纪人到种植能手
■ 葛思逸
“最近天气暖和了,西葫芦越长越快,过两天就能摘下来去卖了”。3月26日,在茌平区冯官屯镇业屯村保华菌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内,王登华蹲在大棚里,边说边查看西葫芦的长势。现在,王登华担任保华菌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是当地有名的种菜专家。
上世纪90年代,初中毕业后的王登华跟着父亲在济南、北京等地贩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诚信经营,销售的蔬菜品质好、价格低,且菜品供应“不断档”,慢慢在京城打响了“王老三”的名号。“在北京几大蔬菜批发市场,一提‘王老三’没有不知道的。”王登华自豪地笑着说。
30年的打拼,让王登华摸清了蔬菜批发市场的“门路”,然而这并不能使他满足。“我的生活富裕了,可家乡的亲人日子并不好过,没有致富的路子,我就想回家干一番事业。”王登华说,这是他决定回家种棚,自产自销蔬菜最主要原因。于是,2015年6月,他离京返乡,踏上了新的征程。
令王登华没想到的是,卖西葫芦他是把好手,但种西葫芦,困难却一个接着一个。返乡创业初期,由于不懂技术和管理,王登华吃过不少苦头。2016年,由于气温、管理等原因,西葫芦眼看到了收获季,却开始裂果,王登华不得不将大棚里的西葫芦全部摘下扔掉。“当年我赔了30多万元,心疼得睡不着觉。”这次经历,让王登华下定决心要学好种菜技术和管理。此后,他先后到寿光等地学习育苗、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并请来专家上门指导,再加上自己不断摸索,王登华逐步成了种菜“专家”。
短短几年,51岁的王登华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大棚100多座,种植品种主要有西葫芦、黄瓜、西红柿、豆角。王登华还成立了保华菌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了“王老三”外包装国家专利和“王宝华”蔬菜商标,并通过国家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检测验收,先后获得5个“绿色食品”认证。在蔬菜行业浸润多年,王登华深知农业科技的重要性,他不断学习,参加山东农业大学的培训班,用知识充实自己。王登华获评第五届聊城市“乡村之星”,2021年7月又被中共聊城市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齐鲁之星”荣誉称号和农民农艺师副高级职称。
谈及今后的发展,王登华十分乐观。他希望以后能在承德、乌兰察布等地建立蔬菜产业基地,因地制宜种植蔬菜,创出自己的品牌,实现种植规模和销售收入翻番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