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

■ 杨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价值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

“天人合一”的思想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认为,宇宙的本真状态是生命秩序的和谐,它涵盖了生命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人类只有实现自身生命秩序的和谐,才会拥有真正的生命。作为生命整体有机构成的人类,也具有生长发育的本性。孟子对这个本性有明确的阐释,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终是为了使爱心更加丰富,使尊严更加稳固,使社会更加和谐。宇宙整体生命意义的彰显也依靠人类的德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宇宙意义的彰显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对生命本性有所彻悟的人类才能发现宇宙的意义。《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即是说,只有对生命本性有所彻悟,人类才能参与天地万物的大化过程。由此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智慧,充满了对万物前途命运的深刻关切,具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包容情怀。

“天下为公”的思想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并将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天下”,是一个以“民心”为凭借、可以无限延伸扩大而连续展开的空间。所谓“得天下”,不是得到了多少土地,而是获得了多少民心。正如荀子所言:“取天下者,非负其土地而从之之谓也,道足以壹人而已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理念中,没有不可化解的敌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世之道,强调“仁义教化”“以德服人”“柔以怀远”,主张“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的王道,反对唯我独尊、唯利是图的霸道。“天下为公”的思想智慧,蕴含的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它关心的正是人类共同命运。

“和而不同”的思想智慧。“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道家认为,事物的多样性可能会表现出极端的对立,但就是在这种对立中才显示出事物统一的深刻性。因此,“和而不同”的思想智慧,造就了中华民族宽厚包容的性格。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主张将自己融于世界之中,讲究融合共生,共存于一个统一体。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智慧,也就蕴含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国的崛起不会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中国的发展也不能离开其他国家的发展。这也就注定了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积极谋求“和而不同”的合作共赢逻辑,也就构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格。(作者单位:中共茌平区委党校)

2023-05-25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1995.html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