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微凉不是风
■ 李仙云
这个炎夏似乎来得比往年都要匆忙,还未进入“上蒸下煮”的三伏天,各地气温都已飙升至高温红色预警线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可这犹小还未至极热的小暑天,却已是“赤日炎炎似火烧,热浪滚滚可燃袍。”在这骄阳炙人的酷暑天,沏一盏香茶,伏于案头展开书卷,跟随古人的诗句去觅那千年前的一抹清凉,沁润焦躁难安之心。当俗欲之火被恬静安然一点点驱逐消散,从容淡定中燥热也就被封于心门之外。
一直对“为得青云志,甘舍红袖香”的唐朝风流才子元稹颇有微词,却唯独喜欢他这首《小暑六月节》:“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节令倏然间就迈入小暑的门扉,热风袭来总让我想起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那句“划一根火柴,都能把空气点燃”。在暑天这“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的蕃秀之时,总会有骤降的阵雨滋养禾苗花木,干渴的竹叶在风中哗啦啦哼唱着迎接天降甘霖,山林昏暗,雷声轰隆,四野里都是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隔着千年的岁月,妙诗如舟,载着我逆流而上,我犹如置身古时阁楼,窗外空中是缥缈的青色雾霭,多日的梅雨已洇染得庭院满地绿苔。举目则看到小鹰已展翅翱翔于清凉的高空,热得蟋蟀躲于屋檐墙角下,那往年熟悉的“唧唧吱吱”的叫声,让人禁不住感叹,寂寂流光,短如朝露。
持续数日的高温,晒得花草树木都没了精神,叶子耷拉着。我最喜在日暮时分徜徉于公园、河堤,可处处被热浪裹挟着,热得人汗珠涔涔,不由想起宋朝杨万里的这首《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寥寥数语就将一幅画面感十足的夏夜追凉图呈于眼前。暑天的“夜热”竟如同“午热”般让人难以入寐,起身独行于皎洁的月光下,静谧清幽的月色里竹影婆娑,树荫浓密,虫鸣啾啾,心下顿生凉意。那一刻,默坐河岸,澹澹河水在月光里泛着潋滟波光流向远方,眼前水杉树林浓密幽深,空气里漫溢着悠悠荷香,蛙鸣如擂鼓,在静夜里“呱呱呱”地一阵紧似一阵,没一丝风却分明让人燥热顿消。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品读金朝庞铸的这首《喜夏》,让人不得不惊赞诗人的处世智慧,我若无力改变境遇,那莫不如欢喜接受。惹不起那就躲呗!酷热之下逃至密林溪水间,嬉听鸟语静赏翠竹,侧耳倾听雨打莲荷,幽幽清香沁入肺腑。心中清净方能感受晚凉之适,那“哒哒”的木屐声里,让人听到的分明是慢生活的闲适与悠然。
古有“望梅止渴”,今我“诗中觅凉”。在这烈日炎炎的酷暑之时,“柳上蝉鸣燥,池中蛙鼓噪”,万物都在这“上蒸下煮”的“桑拿天”与苦夏搏斗,愿我们能多一份安之若素的清宁之心,心静凉自生,风定自能闻到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