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清单变“幸福账单”
东昌府区农村居民可“点单”建房
本报讯 (通讯员 王莹) 农村风貌变美了,老百姓的日子更舒心了。近年来,东昌府区健全完善农村新建房屋监管体制机制,建立区、镇、村三级电子化监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自建房全过程监管,通过群众点单、政府接单,把群众需求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群众点单”定制套餐满足需求。东昌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围绕“群众点菜”服务,坚持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变农房建设固化模式的“一样菜”为创新实用的“多样菜”。按照“招牌菜”“特色菜”“大众菜”三类“菜品”,该局乡建科提供13套特色鲜明、符合实际的农房建设方案。他们还随时对应群众需求清单实地考察,形成初步建设方案,随后讨论完善形成最终方案,根据程序审定后实施。
“数据化”服务满足群众诉求。聘请专业机构设计农房建设“点菜单”式服务平台和小程序,包含信息登记、房屋样式、建筑队伍、群众评论互动等步骤菜单。全区11个镇街及村庄配备信息员663人。东昌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利用平台对各类数据汇总分析,辅助政府科学决策,为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数字支撑。
整合施工队伍,加强巡查监管,促进专业化建设。成立56家村镇建设工程公司,整合乡村建设队伍,吸纳建筑工匠692名。该区强化建筑公司管理,编制建筑队伍菜单,方便群众自主下单。全区农村新建房均由具备资质的村镇建设公司施工,镇街管理机构负责质量监管,主管部门抓好指导培训。
政府指导与公众参与相结合,推动新建房屋质量安全监管常态化、长效化。通过强化统筹推进,落实网格监管,深化群众服务,实现“无缝监管”。坚持逐级压实责任,完善巡查台账,对分部工程关键工序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安全巡查、抽查,对施工质量、安全进行跟踪巡查以及内控管理,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网络。同时打击违法建设行为,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辖区内所有新建房屋信息台账、项目档案信息,建房项目质量安全巡查信息可溯可查,每个新建房项目全过程一目了然,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