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茌平区
“鲜花经济”催生“花样”产业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占地近300亩的基地,种植了牡丹、芍药、大花葱等植物,仅芍药就有30多个品种。每到花期,鲜花便被运往北京、上海等地鲜花市场,并同时开展线上销售,每日销售额超4万元,年产值超过300万元,为附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6月19日,茌平区爱琴海鲜花种植基地负责人郭洪海为记者介绍了基地的情况。
促进花卉产业发展,解决鲜切花储存问题是关键环节。肖家庄镇投资200万元新建了2100平方米的鲜切花简包装、保鲜储存场所,还争取了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计划分期投入1000万元建设8个卷式智能温室大棚,用于扩大种植品类,确保常年生产鲜切花和盆栽花,助力发展高效“鲜花经济”。
“肖家庄镇将充分发挥‘花旅+’的魅力,打造集高端花卉生产、名优花卉旅游、特色乡村文化展示和演艺、土特产和农副产品展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花卉产业基地,实现‘依花生业、依花兴农、依花富民、依花名村、依旅带产’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肖家庄镇人大主席侯守玮说。
茌平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大户带动、科学规划、科学种植的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农民成方连片种植玫瑰、牡丹等经济作物,推动鲜花产业全链条发展,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带动周边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