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强科技、育人才,建设种业全链条,莘县——

让更多好种苗破土而出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魏立红

大暑过后,降水、光照充足,植物生命力旺盛、生长加快。7月28日,记者走进莘县的育苗棚,聆听这里的“成长交响曲”。

拉出一条水幕的航喷器飞过,如长号高亢,自动点籽机动作迅速,如小鼓快敲……走进莘亭街道百利种苗有限公司的育苗基地,苗圃内一株株西红柿苗是“交响曲”的主角,生机勃勃,长势喜人。棚里的工人正在认真地选苗、起苗,准备装车销往泰安、济宁等地。

成长是苗圃里的主旋律。“这批西红柿幼苗正处于最佳移栽时期,如果过了8月初,幼苗就不容易成活了。”百利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介绍,今年公司共培育了3000万株种苗,全部采用“订单式”培育方式,依托大棚内的航喷、空气能、自动点籽机等设备,实现了育种育苗设施的智能化、数字化,为种苗茁壮成长提供了技术保障。

成长的不仅是苗圃里的幼苗,还有莘县的种苗产业。近年来,莘县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扶持等方式,大力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推动育苗种植的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并结合市场需求推行种苗“订单培育”,不仅有效拓宽了群众致富路,还推动了农业的蓬勃发展。“莘县围绕瓜菜菌产业优势,整合20余家规模以上种苗企业,通过集中优势品种、应用先进技术、统一种苗质量、规范种苗价格、统一售后服务等措施,打造数量富集、质量优良、科技领先、融合发展的种苗产业集群。”莘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陈文波介绍。

莘县种苗产业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作为粮食生产大县和瓜菜菌种植大县,莘县粮食种植面积160万亩,其中,瓜菜菌种植面积100多万亩,年产量520万吨,可是在种植业“强势”发展的同时,制种育种却面临瓶颈。为了拉长产业链条、补齐发展短板,2020年,莘县启动建设“鲁西种苗谷”,搭建平台,构筑产业共同体,积极与各大科研院所对接,引进人才技术,培育大型种企,孵化优质种苗厂,种子研发和种苗繁育水平实现大幅跃升。

“咱们大棚里有旺盛的生命力,不光是这些种苗,更重要的是这些年轻人。”李健对莘县给出的种苗产业支撑政策颇为满意,“现在仅我们基地就有4名专业技术人才,都是来自山东农业大学、潍坊科技学院等高校农学专业的学生。他们不仅为我们的种苗培育带来专业的技术服务,还用最新的行业知识改变了我们的观念。”

一座座育苗棚展示着莘县种苗产业的蓬勃生机,奏响了该县向行业上游攻坚克难的合奏曲。“下一步,我们将依托‘鲁西种苗谷’建设,继续加大对种子研发、种苗繁育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推出更优质更高产的农业新品种,用科技擦亮农业‘芯片’,让更多莘县好种苗破土而出。”莘县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占丁峰说。

2023-08-02 强科技、育人才,建设种业全链条,莘县——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6415.html 1 让更多好种苗破土而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