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以新时代优秀文艺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 仝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为推动新时代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历史使命提供了指南。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通过优秀文艺作品奉献和鼓舞人民、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动力。

以新时代优秀文艺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征之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本质要求之一。优秀的文艺作品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文艺作品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开展文艺工作,推出更多具有正能量、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以新时代优秀文艺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因此,文艺作品需要刻画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人民形象;需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紧跟时代步伐、反映人民心声;需要拓宽人民视野、增强文化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需要引领时代风尚、丰富精神生活、共筑自信自强的精神家园;更需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好的作品,经得起人民的评价。惟有真正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才能赢得人民的认可与尊重,才能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以新时代优秀文艺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要坚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历史使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时代性是优秀作品鲜明的标识。文艺作品只有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才能获得时代与人民的认可与共鸣,才能展现出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和引领力,才能真正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如今,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声音、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逐渐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在新时代,中国文艺工作者不仅要为国内读者讲好中国故事,还应主动承担起向全球读者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发出富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中国声音,塑造新时代的中国大国形象。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2023-09-0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8291.html 1 以新时代优秀文艺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