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立“桩”,搭审批便桥
——解构冠县社会团体成立“3011”审管模式
■ 郝凯 张进 宋跃华
“政府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我,事无巨细地帮忙走完整个注册流程,这事办得熨帖!”9月12日,谈起冠县武术协会成立时的经历,会长马山依然感慨。
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犹如一张金名片,需要不断擦拭。冠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和冠县民政局在落实审管互动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帮办代办、实施流程再造等,针对社会团体成立,在全省率先推出“3011”审管模式即以“三个环节同步审核、材料报送零跑腿、一次告知事项清单、一次大会合法确认”四点要素为审批流程中的“桥桩”支撑,搭建“点面一体化”的全流程“审批便桥”,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也促成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在公益慈善、文体娱乐和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三环节”同步审核
办事不再“兜圈跑”
以往,社会团体成立需按顺序提交“申请预审服务、大会事先备案服务、社会团体成立登记”等三种手续,存在办理环节较多、办理周期较长的现象。冠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打破常规办理流程,在申请单位咨询社团成立事项时,即明确一名帮办专员,提供材料指导等服务,名称核准通过后,可同时提供三个事项的申报材料,实现以行政审批局、民政局参与大会法律确认为牵引,帮办专员依次上传审批材料的审批模式。
冠县历史文化悠久,武术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查拳的发源地和梅花拳的重要传承地,习武人数众多。武术在冠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自幼酷爱武术的马山一直想成立一家武术协会,但不知手续该如何办理。冠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派出“社会团体帮办专员”第一时间联系到他,积极帮助办理注册手续。“今后,我们将积极推进冠县武术运动的发展,以武术进校园为契机,不断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马山对武术协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零跑腿”报送材料
在线申报秒办理
“之前,光准备和提交这一大堆材料就得跑好几趟,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上。现在可真是不一样了,工作人员态度好、有耐心,服务热情周到,协助我们从网上一次性提交材料,这次办事体验是一百分满意!”8月31日,冠县乒乓球运动协会会长丁振奎留下了这样的评价。
冠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明确“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的思路,立足“帮办+简办+秒办”服务原则,做到不懂事项“帮办”、繁复事项“简办”、即办事项“秒办”。针对社会团体成立审批需多次登录山东省社会组织管理系统提交材料问题,充分发挥帮办代办作用,由帮办人员协助提交,实现社会团体成立全流程网上办理“零跑腿”。社会团体办理人员通过电话咨询、网上申报、材料邮寄等方式,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事项。截至目前,冠县已为21个社会团体便捷化办理法人登记证书。
“一次性”扫码告知
制作规范化模板
“我们对社会团体成立行政许可事项的申请条件、办理时限、办理依据、流程指南等进行标准化统一,让流程、时间、条件、依据有了标准范本,然后集成到一个二维码。工作人员先扫码操作一遍,看看哪个环节容易卡壳,再将问题梳理汇总,给出解决方案,为申请人提供更为便利的申请渠道。”冠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李清介绍。
结合零基础模板要求,冠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梳理社会团体成立审批所有材料,制作规范模板,形成《社会团体3011服务模式服务指南》,将办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全面规范地在指南中一一列出,根据不同问题详细附注相关解决办法,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一看就懂、一次办好、扫码即办。
“一次性”合法确认
审管联动“预指导”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山东省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指引》等有关规定,遵循“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社团成立大会的合法确认环节必不可少。
冠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冠县民政局对社会团体大会工作方案进行“预指导”,确认发起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现场见证大会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会成员,审议章程草案等确保大会规范一次性通过。在今年各社会团体的成立大会上,都出现了县行政审批局和县民政局相关负责同志的身影。
“社会团体‘3011’审管模式的启动,让复杂的流程得到简化,在创新提速的同时加强规范,真正实现在原则内为老百姓办实事,在法律上有法可依,使审批流程一气呵成,在社会事务审批领域蹚出了一条新路子。”冠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张贤昌表示,通过实行“3011”审管模式,社会团体成立整体办理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3个工作日,告知频次由3次压减至1次,跑腿次数由8次压减为0次,审批效能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