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
本报讯 (记者 林金彦) 10月26日,记者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了解到,我市扎实推进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加快推动房产集中统一管理,全面保障党政机关高效运转。
“深入推进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是贯彻上级政策法规、保障机关高效运转、解决调剂不畅问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杜娟介绍,通过对房屋、土地等不动产进行权属登记,逐步把过去各部门各单位不动产权属从分散管理模式转变为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权属管理、统一配置调剂、统一维修管理、统一处置管理、统一物业规范”的“六统一”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有资产权属管理,切实盘活国有资产,实现科学管理,努力构建国有资产新型产权集中管理机制,推进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集约使用。
杜娟介绍,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从2021年底启动,第一批权属清晰的办公用房统一登记工作于2022年底基本结束。2023年到2024年,计划采取按年度、分阶段、分批次的方式,推进第二批权属不清的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力争2025年12月31日政策窗口期内全面完成。登记范围为,市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依法占有、使用属于市级机关资产的办公用房、技术业务用房及其相应土地。
据了解,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共45处,面积约36.5万平方米,聊城是全省16市中没有实现集中办公的少数地市之一,办公用房权属情况复杂程度远超他市。一方面,建设年代较早,当时不动产登记制度还不健全、要求不明确、工作不规范;一方面,历史遗留问题多,相关手续遗失或失效,无法完善不动产登记手续。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创新举措,按照“先易后难、分批实施”的原则,持续推进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管理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我市把全面摸清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产权底数作为权属登记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共组织进行了单位自查、全面清查、上门核查等三轮摸底,确定了权属登记的“四种类型”,夯实了登记基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分类施策,多次赴不动产登记中心核实700余条不动产登记信息,列出27项重点难点问题清单,与市财政、资规、住建、城管等部门反复探讨、研究、论证,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目前,市本级共完成14家单位32栋约12万平方米办公楼权属统一登记工作,完成6家单位13栋约7万平方米办公楼权属备案工作,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备案完成率约53%。11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正在有序开展权属摸底和方案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