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海源阁藏书文化 做好古籍保护和传承
■ 林虎
6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把古籍保护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保护传承好文化脉络,古籍保护是重要的一环。聊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古籍文化资源,明清时期聊城借运河之利成为江北刻书业的集散地。据统计,当时东昌府就有60多家刻书堂号,海源阁藏书楼所藏古籍更是声名远扬。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弘扬海源阁藏书文化,做好古籍保护和传承。
一、东昌刻书业堂号古籍的收集。
东昌刻书业在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清代康乾时期聊城的刻版印刷业达到鼎盛,享有“江南桃花坞,直隶杨柳青,东潍西聊在山东”之美誉。“东昌作坊,书笔两行”就是对聊城这一时期刻版印刷业的生动写照,东昌府刻书印书的历史地位,甚至与北京的琉璃厂、上海的棋盘街齐名。
去年,海源阁图书馆经多方努力,从民间藏家手中收购善成堂、书业德等44家堂号96种262册东昌刻书古籍,并举办了“东昌刻书业展”。今年,把“聊城木版刻书制作记忆”申报为聊城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现已通过公示。
二、做好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
今年,我们通过不懈努力,收集傅氏家族手札一宗。傅氏手札是傅以渐状元卷及其后人傅永綍书写字帖合集,其中,傅以渐状元卷包含顺治皇帝御批的“第一甲第一名”字样,清朝首科状元殿试策问、傅以渐对策等内容。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原馆长翁连溪、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李勇慧对该批文献给出了鉴定意见,他们一致认为,此批傅氏家族文献规模之大、保存之精,为此前所未见,其中刻版傅以渐朱砂印刷殿试卷尤为罕见。
三、多渠道做好海源阁的宣传工作。
今年7月8日,为进一步推动海源阁藏书文化发展,中国图书馆学会、聊城市政府、聊城大学联合在聊城举办了“海源阁藏书文化暨中国历代图书文化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并举行海源阁藏书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会议期间,在海源阁藏书楼举办了“海源阁散失古籍精品展”。
8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午间新闻栏目播出“藏书名楼海源阁”,在长达6分钟的时间里,不仅详细介绍了海源阁的历史,还介绍了我市建设书香聊城、开展全民阅读的工作情况。浙江卫视今年也制作了海源阁的专题片,并将于近期播出。
四、海源阁藏书文化博物馆建设规划。
我们计划将目前的海源阁藏书楼、原海源阁图书馆及现在的海源阁招待所统一规划,建设集藏书、藏书研究、展览、传统刻书于一体的海源阁藏书文化展示园及海源阁古籍复刻基地,目前,已经完成海源阁藏书文化博物馆的初步设计和可研报告。今年,已经完成了对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海源阁古籍《昌黎先生文集》《史记》等的影印复制工作,正在洽谈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海源阁六部古籍的影印复制工作。
海源阁藏书文化传承发展对于赓续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大而长远的意义,也将为宣传聊城、带动聊城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系聊城市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