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为聊城文旅事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 赵晓霞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我谨从一名文艺工作者的角度,结合京剧院的实际工作,就如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聊城文旅事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浅谈一下学习体会。

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夯实传播国粹艺术的思想根基。

京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汇聚了中华文化之根脉、醇厚之积淀,给文化自信打下了深厚的根基。市京剧院坚持守正创新,提炼艺术精髓,用心打造立得住、行得远、传得开,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的文艺精品,以高质量的演出信之于人民,立之于人民,被聊城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最接地气的专业文艺院团”。

我们着眼讲好聊城故事,以蓝天救援队、全国最美五老、齐鲁时代楷模为原型,创作出现代京剧《心向蓝天》《丹心向阳》《泥土芬芳》等反映新时代新楷模的精品力作,其中,《心向蓝天》入选文旅部艺术司、国家京剧院、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年首届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展演,并被授予金牌;《五老爷爷的故事》荣获2023年山东省小戏小剧大赛金奖;《泥土芬芳》荣获2023年聊城市小戏小剧擂台赛特等奖。创排的新剧目“走进”第三届、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和旅游博览会,并到北京人民剧场、临沂市大剧院等舞台展演,演出盛况在中国京剧网、国家京剧院官网等媒体进行网络直播。

二、提升京剧传播效能,推动京剧发展多元化。

强强联合赋新能,让京剧之花“炫起来”。与国家京剧院强强联合,在聊城市京剧院建立“京剧艺术考级点”,加快深度融合发展,统筹聊城及周边地区京剧艺术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开办“运河梨园周末剧场”,把握受众思维,发掘京剧艺术沉浸式演出模式,推出更多更新富有时代化的精品剧目,让国粹艺术可触可感;用现代音乐展示京剧“生、旦、净、丑、舞”的《盛世梨园》作品,代表山东省走出国门,走进吉尔吉斯斯坦。

发挥研学基地作用,让京剧艺术“火起来”。适应新趋势新变化,充分利用省级校外美育实践基地、市级中小学研学基地,请广大师生走进京剧院博物馆,了解京剧发展史,欣赏国粹魅力。结合文旅市场发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发挥戏曲进校园传播的成功经验,打造戏曲文化传播发展工程,让京剧艺术真正火起来。

锻造高素质队伍,让京剧传承“传起来”。加强专业人员专业素质提升,锻造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深化媒体与京剧院通力合作,加强传播途径,广交八方宾客、搭建发展平台、扩大京剧市场,让人人都成为京剧艺术的爱好者、传播者、讲述者,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你教我唱大家传”的京剧传承发展新格局。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市京剧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讲好聊城故事,不断增强聊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为推动聊城文旅事业走向辉煌不懈努力!(作者系聊城市京剧院院长)

2023-12-0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2310.html 1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为聊城文旅事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