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做好“四篇文章” 开创公共文化服务新局面

■ 徐秋实

文化铸魂,润物无声。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茌平区文化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基层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努力把“七个着力”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开创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新局面。

一、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做好以文惠民文章。

聚焦群众需求,建立“群众点单、站所接单、区级派单”的工作模式,持续开展梦想大舞台、消夏晚会、广场舞蹈大赛、优秀志愿团队展演等系列活动,为群众送上“可口合胃”的精神文化食粮。场馆实行免费、延时、错时开放,擦亮“百千万·艺课堂”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活动品牌。今年以来,开展群众文化系列活动50余场,线下公益培训40余期,线上培训百余期,培训基层文艺骨干近千人,服务人次达20万人,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艺术素养。

二、挖掘盘活传统文化资源,做好以文化民文章。

深入挖掘非遗资源,持续开展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申报、评审等工作,茌平土陶制作技艺等8个项目被评定为市级非遗。积极组织茌平剪纸、锔瓷技艺等优秀非遗项目参加“两河之约共赴黄河大集”、“我家门前有条河”城市文旅对话活动、“沿着黄河遇见海”沿黄九省手造民俗展、第四届中国国际文旅博览会、中外特色文化友好交流等各类宣传推介活动50余场次。推动剪纸非遗文化馆提档升级,努力将其打造成为茌平文化新地标。本月,凭借茌平剪纸这一非遗名片,我区振兴街道被评为“山东省文化生态名镇”。

三、打磨提升文化文艺精品,做好以文育民文章。

持续开展“二十四节气”主题书画展、“茌平现象”当代油画展,组织推出的《勋章》等一系列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入选“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美术创作山东省区域展、“礼乐山东 云层画卷”影像作品展。联合区剧团创排廉洁文化题材的山东梆子小戏《心意》、花鼓戏《父子墙》等精品小戏小剧,5位演员在第九届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中获奖。指导文化站创排小戏小剧《迎亲变奏曲》《逛耿店》等作品,让身边人当上主角,展现茌平文艺新气象。

四、创新乡村文旅融合载体,做好以文富民文章。

结合乡村文化体验游、研学游等旅游资源,创新乡村文旅融合载体,探索“非遗+旅游”模式,推动优质非遗入驻景区,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游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本真魅力,从而一解“乡愁”。借助我区现有3A级景区优势,成功举办聊城市第一届、第二届星空露营季,大大提升茌平文旅知名度。徐家路口空心挂面与浙江省级非遗丹溪红曲酒合作,共同研发的红曲空心挂面现已上市,以“新”消费带动了“老”手艺,实现又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将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于具体行动中,以蓬勃的锐气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既熠熠其华,又善作善成,为“六个新聊城”建设贡献文化力量。

(作者系茌平区文化馆馆长)

2023-12-0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2311.html 1 做好“四篇文章” 开创公共文化服务新局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