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区农村电商升温 乡村振兴提速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1月30日,走进高新区许营镇武刘栾新村的绿豆粉皮合作社,村民齐荣芹正在手机前与“粉丝”热情互动,详细介绍绿豆粉皮的制作工艺,展示绿豆粉皮的礼盒包装。村民通过直播带货,足不出户就把合作社的粉皮销往省外各地,带动了37名村民增收致富。
“合作社自2021年8月成立以来,平均每天生产绿豆粉皮250公斤,我们依托直播带货电商平台,开拓了销售渠道,截至目前,累计销售5000余公斤,收入30余万元。”许营镇武刘栾新村党支部副书记栾文新说。
高新区抢抓电商发展新机遇,探索“电商+产业基地+农户”的新模式,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人才,通过直播带货新形式,把各具特色的本地农产品搬到线上平台销售,开辟了农产品销售新途径,激活了人才振兴带动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作为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蔬菜之乡,高新区许营镇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发展农村电商,开展电商带货免费培训,把许营西瓜、许营焖子、绣衣集葡萄等本地特色农产品都搬上了电商平台,逐步实现“农产品入城、工业品进村”。借助“电商+”,许营镇成功入围中国“淘宝镇”名单。
“许营镇2021年统筹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600余万元,发展‘许营好品’农村直播电商项目,抢抓短视频直播带货机遇,打造‘许营好品’品牌,通过发展农村电商,让‘许营好品’走出许营、走向全国,助力乡村振兴。”许营镇乡村振兴站站长王天兵告诉记者。
2021年,高新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农民创业、家乡发展”的核心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出台了《聊城高新区关于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成立了区、镇两级农村电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政策供给体系、培育市场主体,实施“种子计划”和“指尖新农”项目,培训农民电商从业者4000余人,指导开设线上店铺300余家,组织开展了“电商节”“农货节”等200多场直播,全年累计实现线上销售额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