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路径研究

■ 杨香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战略目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新型乡村集体经济作出明确部署,强调要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探索多样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聊城市是农业大市,自2019年起分批次推进“多村一社区”机制,整合成立新村。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与潜力,发展壮大新村集体经济是加快新村深度融合的重要引擎,是新村党委“有所为”“能作为”的重要保障,是聊城市突破乡村发展困境、推动聊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没有坚实的集体经济作支撑,新村只能是“形合”,各网格村间不会产生化学反应、聚合效应。当前,聊城市发展壮大新村集体经济主要面临着土地约束趋紧、人才支撑不足、一二三产融合不够、新动能不足等难题。基于此,发展壮大新村集体经济,要坚持科学统筹规划,多方资源融合,不断探索新发展路径。

抢抓机遇“输血”,筑牢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上,“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的重中之重,乡村发展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抢抓各类政策机遇,聊城市发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和“济南都市圈”政策叠加优势,因地制宜分析本地产业基础、特色优势、土地资源、用工条件等因素。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制定新村发展规划,依规依法用好现有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用好新村集体资产,把社区建设、连片开发和就业工厂等结合起来。发挥新村集聚优势,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通过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带动金融社会资本扩大农业有效投资。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集中力量重点打造新村集体经济样板,蹚出一条新村集体经济特色发展之路。

撬动资源“活血”,打破集体经济发展瓶颈。乡村资源特别是乡村共有的土地、产业、文化等特色资源是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科学定位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的“源头活水”。强化新村农业农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划一批发展前景好、有稳定回报的项目,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增收”是发展壮大新村集体经济的重点任务。一要全面盘活新村集体所有的闲置房屋、场地、校舍等集体资产,通过租赁、联营、合资等方式合理开发利用,有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要全面依托新村片区内的产业、文化等资源优势,以体验式乡村经济为载体,围绕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挖掘农产品附加值,稳步推进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智慧化管理,发展多种形式、各种业态的乡村集体产业,吸引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贤人才助力新村集体经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强基健体“造血”,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效益。“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发展壮大新村集体经济,发挥“以强带弱”“先富带后富”的制度优势,要善借外力拉动乡村发展,更要培育内生动力,自主创新发展。新形势下,乡村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肩负的使命任务更加艰巨,特别需要打造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锻造一支忠诚可靠的干部队伍,培根强基聚合力,破壳消薄增内力,抱团取暖添活力,以党建引领新村集体经济全面提质增效。一要发挥“党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优势,把新村党员干部安排到项目建设上,在实干中、在发展中引导他们增强服务意识、市场意识、集约意识,提高化解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党员示范带动把群众凝聚起来,齐心协力做大集体产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二要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党建+N”模式,以党建联合体实现产业互联、资源互通、利益共享,汇聚各经营主体的创新力量,推动新村党建链、产业链等“多链融合”,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龙头企业的资金优势、经营管理优势、市场销售优势、品牌运营优势有机结合,化解乡村产业同质化恶性竞争问题,打造新村集体经济特色品牌,实现乡村振兴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茌平区委党校,本文系2023年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NDZD2023042)阶段性成果〕

2023-12-0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2509.html 1 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路径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