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会军:遇见是幸运,结缘更惜缘

■ 本报记者 张承斌

“《聊城日报》是我非常欣赏的报纸,它的设计风格和版面内容灵活多样,标题充满力量美和意境美,稿件内容可读性强,所以才会受到众多聊城市民喜爱,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报纸。”12月9日,《聊城日报》老读者崔会军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

崔会军和《聊城日报》结缘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她经常阅读《聊城日报》,“我还参照《聊城日报》版面和文字,结合自己工作情况,做了一些板报,引来不少职工驻足观看。”回忆起往事,崔会军自豪地说。

“作为党报,《聊城日报》上接政策、下接地气,版面设计、栏目设置不时创新,给读者以新鲜感。”崔会军表示,她不但每天看报纸,还关注着聊城新闻网、“新聊城”App、聊城日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作为通讯员,喜欢文学创作的她投的稿子,经常被选用刊发。

“当初,踏上文学创作这条路时,我很懵懂。更没想到,后来自己的文章和诗歌能在家乡报纸上发表,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愉悦的事情啊!”崔会军感慨地说,《聊城日报》副刊她每期必读,“咱们编辑选用的文章都是贴近生活、接地气的好诗好文,又很好地契合本土文化和风情,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崔会军曾被评为2022年度聊城日报社优秀通讯员,她还多次参加聊城日报征文大赛并获奖。比如,在2021年“致敬百年 厉行节约”主题征文中,她的散文《粮食要回家》获得一等奖;在2023年“我眼中的白云热线”主题征文中,她的散文《“白云热线”,流淌人间都是爱》荣获一等奖。

“还有许多通讯员也获奖了,有写新闻的,有写散文的,他们的作品充满朝气和正能量。我们队伍越来越壮大,能够成为其中一分子,我感觉很自豪。”她说。

如今,崔会军在诗歌刊物《鲁西诗人》做编辑,更加体会到了报纸编辑的辛苦。“编辑们工作没早没晚,甘为他人作嫁衣,这让我非常感动。我祝愿《聊城日报》越办越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崔会军说。

2023-12-1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2848.html 1 崔会军:遇见是幸运,结缘更惜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