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市加速建设“无废城市”
年底前建成首批100个“无废细胞”
本报讯 (记者 鞠圣娇) 12月12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聊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凯介绍了“无废城市”建设相关情况。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自2022年4月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试点以来,我市锚定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大体系建设目标,高站位抓布局、高效能抓推进、高水平抓循环,“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坚持高位推进,全面加强机制建设。建立“1+6+N”的组织协调机构、任务清晰职责明确的工作机制和督导考核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做到清单化管理、推进、落实,将“无废城市”建设列入重点事项调度清单和市对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
坚持多元发力,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我市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先后出台多个文件,支持企业绿色发展,明确部门管理职责,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聊城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即将出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模式,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建筑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大力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信发华宇氧化铝项目、鲁西化工集团内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建筑垃圾消纳和利用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东昌府区、临清市、冠县、莘县、阳谷县、东阿县、高唐县分别建成1处建筑垃圾消纳及资源化利用场所。
坚持全民参与,构筑共建共享格局。我市加强资金支持力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多元化信贷为符合条件的项目办理绿色贷款。对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派驻专业人员因地制宜推进各项建设任务,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强化宣传引导,利用主流媒体,深入宣传“无废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建设目标、具体做法和工作成效,营造全民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强化“无废细胞”创建,印发实施《聊城市“无废细胞”创建实施方案》,率先发布十一类“无废”场景的创建实施指南,年底前建成首批100个“无废细胞”。
下一步,我市将全面对标对表,学习借鉴试点市成功模式,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