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学的立场和方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邢凤麟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意味着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凝结全党全国人民文化智慧、体现新时代以来我党文化创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已经形成。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立场和观点,以科学的方法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坚守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有诸多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曾引用过具有民本思想的古籍语录,例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史记·殷本记》)等,这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视,也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涵养、启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上下五千年来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应首先选择为时代所用,为人民所取、所想、所向的那些优秀文化,这样才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多现实效能,做到古为今用,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能、助力。
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和要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广博深远,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坚定文化自信还要求以科学的方法论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去看待,其一要充分认识其价值,守正创新取其精华,以此为根本坚定文化自信;其二要反对文化教条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对传统文化中那些与历史征程相悖的、与新时代潮流不契合的加以摒弃。
坚持开放包容。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开放性的原则,用世界性的眼光看问题,始终兼容并蓄,走出了开放包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应该明晰:不是为传承而传承,是为了发展而传承。这要求我们应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尝试去解决更多全球性问题,应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去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同时,应秉承“为我所用”的原则,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中国实际加以利用,以促进传统文化转化、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是新时代我国文化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我们应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中深刻体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核,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