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文化“两创”绚丽新篇

■ 薛莹

聊城,生于黄河、兴于运河,是现今黄河与大运河交汇的唯一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落实文化“两创”方针、谱写文化繁荣发展的绚丽篇章大有可为。

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回答好时代之问。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对于传统文化中与当今时代精神相契合的精华部分,包括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要传承发展、应时而使,深入挖掘和阐发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注重用传统美德涵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与时代相结合,并融入文艺创作、文化产业诸多方面,通过鲜活、新颖的表现形式,古老的传统文化才能“活”在当下。

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力。传统文化唯有不断吸收时代精神,持续与现实文化相融通,才能永葆魅力与风采。必须既注重内涵创新又注重形式创新,内涵创新指内涵的补益丰富,要结合新时代新思想新发展,补充、拓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意蕴,使其更好地回应时代问题;形式创新则是以前瞻的思维在文化形式的加工、改造、升级上下实功、做文章,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现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经过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涌现出许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范例。比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将悠远绵长的传统文化意象化,赋予其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今年暑假热播的影片《长安三万里》通过对历史故事的现代性转喻,借助现代电影工业的系统化规范生产及宣发营销,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再比如,我市豫剧团开展的模仿秀《美猴王》进校园活动,为孩子们献上了一场传统文化盛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文化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而是在不断交流碰撞中演绎发展,在认同中落地生根。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要通过开展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如机构间的合作、学者间的研讨,从不同侧面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比如我市的中华葫芦文化园,以葫芦IP为主题,搭建起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交流平台。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包容性,正是传统文化感召力的重要体现。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2023-12-2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3262.html 1 谱写文化“两创”绚丽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