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以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 梁飞 刘婷婷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量,以实现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生产力。新时代以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应通过创新和建立数字技术供给体系、构建数字产业新生态和激活各类企业主体内在动力来实现。

创新和建立数字技术供给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是强国之基,兴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和建立数字技术供给体系,应从人力资源和制度改革两方面入手。一是创新和建立人力资源数智化转型体系。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劳动者通过数智化转型体系的教育和提升,全面掌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从而培养出大批数智素养显著提高的新质劳动者,这些新质劳动者将成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和最关键因素。二是创新和建立数字技术供给保障制度。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培育新质劳动者,还要发展新质劳动资料。通过创新和建立数字技术供给保障制度,加速数字技术研发、储备和应用,积极投资和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和资源共享,弥合数字化鸿沟,打破数字技术藩篱,大力发展新质劳动资料。

构建数字产业创新生态,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有良好的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环境,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创新生态深度融合,形成数字产业创新生态。一是营造开放包容的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环境。结合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搭建数字化政府服务平台,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缩短行政审批时间,破除制约数字产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有利于数字产业创新的政策环境。二是完善数字产业创新合作机制。通过政府加快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多元创新合作平台,鼓励和促进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实现多元主体参与数字产业创新,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手段加快数字技术应用和实施,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激活各类企业主体的内在动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是创新的关键主体之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激活各类企业主体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国企、民企数字化转型,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市场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国企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主导作用。依靠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国企牵头实施数字技术攻关创新研究,建立数字化技术产业先导区,形成示范效应;加大数字技术研发投入,促进产研融合,将专利和市场需求挂钩,使国企成为数字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二是进一步支持民企数字技术创新。持续推动“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质、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扶持大中小各类民企运用数字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做好产业引导,强化各类民企创新金融支持,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及税收优惠等手段激励数字技术创新,完善数字技术创新奖励机制,使各类民企不仅有安全感,更有获得感。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本文系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4-03-2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7421.html 1 以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