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的村庄模样“俏”
■ 刘桐
清运垃圾杂物、整治坑塘沟渠、清理残垣断壁、排查黑臭水体……立春过后,高唐县杨屯镇施屯社区随处可见党员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大家齐心协力扮美家园,努力让社区环境大变样。
道路宽敞明亮,院落整洁有序,水冲厕所干净卫生,群众生活舒适宜居,村庄的模样越来越“俏”,这一切都得益于杨屯镇开展的乡村振兴专项治理行动。
“别看现在我们村的环境优美整洁,以前可不是这样,到处都能看到丢弃的杂物,坑洼地里垃圾成堆,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说起之前的环境,小李六村党支部书记李希良频频摇头。
为了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彻底改变脏乱差现状,小李六村在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实行“胡同长”制,13名党员带头分包全村11条胡同。“每条胡同口都钉上了写有‘胡同长’信息的标示牌,‘胡同长’姓名、联系方式等一目了然。”李希良说,每天早上,“胡同长”第一件事就是打扫自己负责区域的卫生,对胡同内的各户村民进行督导。村民在“胡同长”的带领下也自觉地参与进来,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受益者。
自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开展以来,杨屯镇启动“党员带头+环卫治理”工作模式,结合工作实际,全镇18个行政村党支部创新实行“片长”“巷长”等多种工作模式,形成了“支部引领,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厕所问题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俺家改造后的厕所可干净了,原来嫌家里脏的小孙子也愿意从县城回来住了。”谈到厕改,杨屯镇云庄村村民周正军高兴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杨屯镇遵循经济实用、简便易行的原则,对农村旱厕集中进行无害化改造,让8950户村民在房不拆、村不迁的情况下,告别了“捏着鼻子”上厕所的历史,切实体现了“小厕所,大民生”。
“真没想到,俺都60多岁了又住上了新房!”2月8日,杨屯镇施屯村村民李波看着眼前的新房感慨不已。
李波身患残疾,家庭负债累累,居住多年的红砖房因无钱修缮破烂不堪,成为危房。杨屯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联系专业鉴定人员上门实地检测、评估,决定对李波的房屋进行修缮,让李波的房屋旧貌换新颜。
住房问题是民生大事,关系千家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以来,杨屯镇聚焦突出问题,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提升人居环境,辖区村庄内一座座、一排排整洁明亮、现代感十足的新房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线。截至目前,杨屯镇对150余户村民的危房进行拆除重建,真正实现了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