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汲取文化发展力量
■ 和德道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首次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市上下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文化力量。
文化的力量来自于强大思想伟力。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第二个结合”与“第一个结合”相提并论,明确提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创立的,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汲取真理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扎实实做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题宣传、理论学习、基层宣讲、研究阐释等工作。
文化的力量来自于坚定历史自信。我国具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特别是在五千多年文明史上,中国一直是文化高地,并一度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和顶点。在举世公认的几大文明中,古埃及人五千年前同我们一样直面洪水,古巴比伦人四千年前同我们一样铸造青铜器,古希腊人三千年前同我们一样思考哲学,古罗马人两千年前同我们一样英勇善战,但只有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且以国家形态延续至今的文明。历史上,鲜卑、匈奴、羯、氐、羌、蒙古族、满族等强悍民族,都曾建立政权,但又相继融入中华农耕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正是因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延续,才形成了极其厚重的历史智慧和文化积淀,塑造了中华文明坚不可摧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新时代要承担新的文化使命,必须树立大历史观,从坚定的历史自信中汲取文化发展的力量。
文化的力量来自于坚持守正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必须坚持”,其中第三个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再次提出坚持守正创新,这些重要论述都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守住中国共产党领导、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守住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在此基础上创新文化发展形式和载体。具体到理论工作,必须坚持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基层宣讲的政治方向,确保学习宣讲的新形式、新载体始终为主题主线服务,以守正创新的实际行动,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