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法治建设 开创依法治市新局面

■ 吕绪瑞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我们要将其同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以党纪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促进法治建设,不断开创聊城全面依法治市新局面。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式,同基层和百姓联系最密切,也直接体现着我们的执政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持续规范行政执法就尤为重要。在过去,我们持续整治执法不规范和乱作为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不可避免也会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运动式、“一刀切”等执法问题,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我们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进法律服务升级,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站稳法治为民立场,切实保障人民权益。法治的根基在人民。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电影《第二十条》聚焦的正是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通过具体案件的呈现,展开情与法的较量,凸显出检察官“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的价值理念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也引发了我们对公正司法的深入思考。推进公正司法,就要站稳法治为民立场,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心田。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突出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个别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比较淡薄,对待法律缺失敬畏和信仰等,影响到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冲击了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信心,阻碍了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推进法治建设,就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把全面依法治市的要求落实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我们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体推进法治聊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不断开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市新局面,推动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2024-05-0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9945.html 1 推进法治建设 开创依法治市新局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