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 淳悦峻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虽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对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法治环境营造不够,从而造成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因此,必须抓好关键点,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
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针对行政审批事项,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对照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清理,需要简化的要尽快简化、需要修改的要尽快修改、需要废除的要尽快废除。大幅度地取消和下放那些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权力,以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替勇于担当的干部担当、替勇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尽快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法规制度的现实执行力,培养广大党员干部按政策规矩办事的能力和习惯,坚持用党纪国法的刚性约束压缩庸俗腐朽文化的生存空间,尽快铲除破坏政商关系的“污染源”,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进一步明确政府执法权限,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对现有执法、司法人员的思想、业务培训,使其能迅速适应新时代的执法、司法工作的需要。执法、司法人员要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和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审判的能力,切实推进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监察作用,依纪依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推广二维码评价服务机制,组建营商服务监督顾问团队,针对政务服务情况集思广益,开展营商环境的民意调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善法律服务环境。要加大法律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法律服务人才奖补力度、优化法律服务人才招聘程序、采取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等措施,加强法律服务人才培养,为法律服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要改善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工作条件,提高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待遇,以使社会拥有更多的法律人才,使更多的法律人才进入到为民营经济发展法律服务工作中去。
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法治宣传教育是基础工程。要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利用各种形式,如举办普法培训班、电视讲座、图片展、报告会等,充分发挥多媒体和互联网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增强民营企业主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人人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法治建设,为法治社会建言献策。在制定修改涉及民营企业权益的法律法规时,及时发声,明确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主动配合司法机关执法,全力加强标准建设。进一步增强参与立法的深度,加大维护合法权益的力度,启动“法治民企”工程,共促“法治观念立起来”“法治企业建起来”“法律服务强起来”“营商环境靓起来”。(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