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浅谈
■ 李洪奎
基层文化馆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工作对于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直接作用。通过创新,基层文化馆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群众文化教育、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沿阵地,其服务质量和活动创新直接影响到文化事业的繁荣和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度。首先,硬件设施和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基层文化馆发展的一大瓶颈。许多文化馆的建筑老化,设施陈旧,缺乏必要的多媒体设备和数字化平台,这限制了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和吸引力。其次,人才队伍不稳定且专业性不强是基层文化馆面临的另一个问题。一线工作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的文化活动策划和执行经验,使得活动内容趋于单一,缺乏创新。第三,活动形式和内容相对传统,缺乏创新。很多文化馆仍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艺术表演、讲座和展览,忽视了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如数字艺术、VR体验等新兴模式。第四,基层文化馆与社区的融合度不高,未能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导致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受限,社区凝聚力的提升也受到影响。
为推动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可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丰富活动内容,提高社区参与度,提升服务效能。一是推动数字化转型,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基层文化馆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建立线上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展览、课程教学、互动交流等功能,使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参与文化活动。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精细化管理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文化服务。二是加强跨界合作,整合多方资源。文化馆应与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以及社区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开展联合项目。例如,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或与企业合作举办创新工作坊,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提升活动的专业性和吸引力。三是创新活动形式,引领文化风尚。基层文化馆应跳出传统框架,尝试举办主题派对、街头表演、艺术集市等新颖活动,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公众参与。结合本地特色,开发具有地方文化元素的活动,让文化馆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四是注重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团队。文化馆应定期举办培训,提升员工的策划、执行和管理能力。鼓励员工参加专业进修,引入新鲜血液,确保团队的活力与专业性。同时,建立激励机制,留住优秀人才,保障活动质量。五是强化宣传策略,塑造文化品牌。基层文化馆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渠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总之,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性文化工作的路径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创新活动形式,提升服务质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活动,其工作路径的优化和完善将对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软实力产生深远影响。(作者单位:高唐县文化馆,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文旅兴市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