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斯年陈列馆 文化传承创新路径探析
■ 宋茜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杰出人物以其卓越的贡献和独特的魅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聊城市傅斯年陈列馆作为傅斯年先生生平陈列的重要场馆,在宣传家乡历史文化名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如何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传承文化,成为傅斯年陈列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数字化展示,打造虚拟与现实交织的陈列馆。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可以适当引入数字化技术,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参观体验。观众可以佩戴VR眼镜,身临其境地感受傅斯年先生的学术世界和生活轨迹;AR技术则可以将历史文物和场景“复活”,让观众与傅斯年先生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数字化展示方式,不仅能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傅斯年先生的学术成就,还能激发观众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馆校合作,促进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傅斯年陈列馆作为一座集教育、研究、展示于一体的文化机构,与学校的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作为知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年轻的学生群体,能够为陈列馆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同时,陈列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展览资源,又能为学校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实践平台。馆校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资源的互补与共享,更能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傅斯年陈列馆可以与学校合作开设特色课程,如历史文化学习、文物鉴赏等,将陈列馆的展览资源融入课程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文旅融合,激发历史文化活力。傅斯年陈列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然而,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傅斯年,让陈列馆成为旅游的新热点,这需要与旅游部门进行深入合作,共同制定特色旅游线路,将傅斯年陈列馆纳入旅游规划中,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深入了解傅斯年的学术成就和人生经历。
完善服务,提升观众满意度。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傅斯年陈列馆还需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可以建立线上预约系统,方便观众提前预约参观时间;设置观众休息区,提供免费的茶水、书籍等;开展志愿者讲解服务,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得到更加详细、专业的讲解。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观众的参观行为和需求进行分析,为观众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这种创新服务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观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能为陈列馆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聊城市傅斯年陈列馆需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既要深入挖掘傅斯年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文化价值,传承其优秀的精神品质和文化传统,又要敢于创新、勇于尝试,积极探索新的展示方式、服务模式和合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傅斯年陈列馆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聊城市文物事业服务中心,本文系2024年聊城市社科联“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