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眼忽秋分
■ 耿艳菊
“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时光匆匆,总让人唏嘘叹惋。而对秋分,却是充满了向往和期待。但秋分真正到来,又不禁有几许恍惚,几许叹息,光阴的迅疾,仿佛只是在低眉抬首间,倏忽一瞬,眼前又是一番景象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秋分的到来,天地间铺展开的便是这妥帖欢喜的好时节。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这一天,正是阴阳交接,分割寒暑的日子。秋分的“分”是“半”的意思,秋天刚好过了一半。秋天的上半场仍与暑气相连,强盛的暑热遮住了低调谦卑的秋,虽然时序已秋,但万物展现的依然是汹涌的气势,灼人的光芒。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昼与夜、寒与暑,都是平分而均衡的状态。自然万物,人间万事,不都是在一个“平”字上流转飞腾吗?平,是均衡、顺遂、安宁、兴盛。正所谓家和万事兴,秋分的妙处正是在于和,上善若水,万物相和,而温厚明媚。
《论语》里有一句众所周知的的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讲的也是人内心深处的均衡平和,一步步行来,慢慢地从属于内心最原始的宁静和简单。
或许,亦可以用当下的流行语句来说,那就是“愿你归来,仍是少年”。昨日看到一段话,这样说:“人际关系十分复杂,但以不变应万变,再错综复杂,也可以将之简单化。简单化的方法之一,是不要勉强自己做不愿做的事。”人不但活在自然中,更是活在繁密复杂的人群中,葆有一颗简单如珍珠一样明亮的心,才能不被世俗的尘埃遮住,才能在喧嚷的红尘里活得宁静从容、自在随心。
秋分之后的万物,就是这样宁静从容的气息,仿佛一个历尽沧桑的人,跋山涉水,终于走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拥有了自己可心如意的生活。
有人说,秋分之后的秋日到处都是童话。秋意浓密起来,山明水净,丹桂飘香,银杏金黄,菊花凌霜绽放,枫叶之红,秋果之香……是呀,哪怕不去远行,只是家门口转悠,也尽是诗情和画意。气温、阳光、清风,仿佛商量好似的,恰恰好,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又嫌少,无一处不妥帖周到。
此时,尽可以放松自己,缓缓地走在林荫道上,或者漫步居住地附近一个寂静的园子,感受秋日的不慌不忙、不疾不徐。这时候,人多半是心有闲情,看到梧桐树的叶子有的边角已经被自然的彩笔涂上了明亮的金黄,仿佛这是一件很隆重的事,如孩童一般,欣喜惊奇。
一棵很老的杨树上,鸟儿在枝丫间捉迷藏,蹦蹦跳跳、热热闹闹。这是鸟儿的世界,在这秋日的午后,似乎听懂了那歌声里的欢喜。也许,鸟儿们也在雅集?吟诗作赋?
光影摇曳的路上,背起《兰亭集序》。时光的周而复始,遥远的古人的故事,并不曾落在后面,而是随光阴一起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正如这宁静平和的秋日,一年又一年把人们从焦虑的现实中叫醒,慢慢地让人走向成熟,让脚步越来越稳重从容。
每年的秋分为丰收节。丰收,不只是属于大地上的庄稼,而是万物的,也包括每一个辛勤努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