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体育精神 强健康体魄
——茌平区实验中学加强体育教育工作侧记
■ 刘德策 韩志国
“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体育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比重逐渐提高。”11月21日,在聊城市中小学校体育活动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经验交流现场会上,茌平区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王汝兵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加强体育教育、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茌平区实验中学始终以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统领,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德智体美劳学科,特别是体育学科在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及作用,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日常教学首位,转变家长意识,更新教师观念。该校不断加强体育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提升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增加体育教育投入,拓宽体育活动平台,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统一思想,团队作战
学校通过开会、座谈、学习等方式,更新教师观念,增强对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每周例会中,把音体美,特别是体育教育作为重点进行汇报讨论,严格落实已列入计划的各项工作。
体育教研组致力于打造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通过精品教案、两周一次的教研、晒课等方式提升教师个人能力,及时调整各年级教学方向,整合组织课堂训练方式、方法。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和评选,近年来,该校体育教师中有1人执教省级公开课一节,4人获得聊城市教学能手称号,6人在聊城市体育与健康学科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在编在岗体育教师12人均获得区级教学能手称号,并参与优质课评选。
评价考核,制度保障
政策和制度是工作推进方向的指挥棒,能够有效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推行体育运动,保障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施行音体美信教师独立考核,先后制定了《茌平区实验中学音体美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方案》《茌平区实验中学社团管理制度》《茌平区实验中学跑操规范标准》等制度。
学校在原有体育与健康学科考核方案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体育学科考核方案。该方案是从课堂教学(课堂常规、教学成绩)、自选课程、组织学校活动、个人荣誉、竞赛成绩五个方面对体育教师进行考核,其中教学成绩比重最大,考试内容为体质监测所有项目,每学期每个年级为全部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教师所教学生的平均分赋予教师相应考核分。体育学科考核方案的落实为教师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显著。
规范课堂,提升质量
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学校聘足聘全体育教师。同时,按照国家中小学课程标准,每周每个班级开设三节体育课程,每天保证一小时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加强锻炼提供了时间保障。在课程设置上,该校优化体育教学,专业教师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每学期的课程是由基础体能课和18课时的专项技能培养课组成,基础体能课课程主要内容是有针对性地发展灵敏性、核心力量、速度、心肺耐力等能力,直接对接体质监测项目,循序渐进,增强学生的身体核心能力。
18课时的专项技能培养课是体育教师在足球、排球、篮球、武术、健身操、跳绳等项目中任选一项进行授课,选取项目要求为同一年级体育教师每人一项,不得重复,可以理解为每个年级都要有五个课程项目。每学期18课时的专项技能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掌握一门体育技能,还能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穿插练习核心素质,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研讨,确保每一名体育老师都能掌握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学校积极开展春、秋季运动会、足球联赛等赛事活动,成立足球、篮球、武术等体育项目社团组织,定期开展社团活动。社团作为体育课堂的延伸,让体育课程中的专项技能得到有效巩固与提高。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茌平区实验中学在初二年级统一体质监测中,优秀率、及格率均位列全区第一,在市区级各类体育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