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媒时代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政课的“六性”原则
■ 王书丽 闫翠芳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智媒迭代升级为数智融媒。智媒时代的到来,为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带来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紧抓机遇、迎接挑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智媒时代的思政课话语体系,力求打造“创新性、融合性、开放性、智慧性、时代性、和谐性”的师生双向交流的思政课堂,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亲和力和吸引力。
一是创新性。首先是教学资源与平台创新。利用智媒技术,搭建在线教学平台,整合多元化教学资源,形成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推送。其次是教学方法创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沉浸式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再次是评价与反馈创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知识图谱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二是融合性。首先是教学内容与技术手段深度融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其次是线上与线下融合。思政课的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之内,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课程等远程教学。再次是跨学科与跨领域融合。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视角,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
三是开放性。首先是资源与内容的开放性。智媒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加速,思政课可以将最新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等用于教学,以增强时代感。其次是教学方式的开放性。传统的课堂讲授外,可以利用在线平台、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工具进行远程教学、突破时空限制,提高教学效果。再次是教育环境的开放性。智媒技术可以构建一个虚拟的、无边界的教育环境,将思政课的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
四是智慧性。首先是教学过程的智慧性。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实时性、交互性,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单向传授,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其次是教学评价的智慧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能够精准地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需求,实现教学评价的数据化和精准化。
五是时代性。首先是更新教学理念。智媒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其次是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智媒时代,信息更新迅速,教师要将最新的时事热点、国家政策等融入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社会。再次是优化教学手段。用好网络直播、短视频、VR/AR等智媒技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六是和谐性。首先是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回应和解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堂的温暖和力量。其次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再次是借助智媒平台,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DS2022YB;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LZYR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