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民服务大厅的“微笑服务”
■ 本报记者 马永伟
本报通讯员 朱红光
“来到新华路街道的服务大厅,就是感觉不一样,你看工作人员小红,说话前先有了笑容,看着就让人舒服。”12月10日,在临清市新华路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温玲对“微笑服务”非常满意。不仅如此,服务大厅里干净整洁,打气筒、针线包、救心丸、脸盆、毛巾等物品一应俱全,每个窗口都贴着带有笑脸的温馨提示。
近年来,新华路街道便民服务大厅为了暖民心、接地气,推出了“微笑服务”——只要有居民前来,必须全程微笑接待。
为什么要推出“微笑服务”?服务大厅主任王鑫介绍,有一次,一居民因一大早就和老伴儿吵了一架,便带着火气到服务大厅办理业务。工作人员小红走上前去,微笑地看着对方,调侃地说:“大娘,我看你即使是不高兴的时候,仍然那么漂亮啊!”对方噗嗤一下笑了。在接下来的业务办理过程中,小红一直跟在居民身后,并指导她业务办理的每一个环节。
王鑫说:“一些服务项目都是上级统一规定的,和其他单位确实没什么两样,我们之所以有特色,就是善于从细节入手,把服务做到极致。”
近年来,新华路街道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模式,不管模式怎么变,都离不了人性化。
“2021年我们推出了‘装备服务’。”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蒋艳慧说,“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服务角,为群众配备了打气筒、充电线、针线包、急救包、洗脸盆、一次性毛巾等急用物品。其实,这些东西使用的频率并不高,但是没有可不行,这反映的是我们对群众的贴心关爱。前段时间,有位大爷说他的手机没电了,工作人员立即帮他在服务角充上电,大爷很高兴。”
随后,新华路街道又推出了“人性化代办服务”。“代办服务虽然是上级统一安排的,但我们的着眼点在于怎样通过服务细节,把代办服务开展得更富有人性化。”蒋艳慧说。
“为人民服务,首先是让群众高兴。每个环节的每个细节,都必须考虑到群众的感受,要让群众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暖暖的真情,让群众打心眼里感到满意。”新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