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作风建设 凝聚强大力量
■ 罗静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今年以来,聊城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作风深化、实干争先”的主基调,以抓改革创新为引擎,全力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2025年“新春第一会”着重提出,要塑强“敢打敢胜、团结协作、埋头苦干、精耕细作、抢先抓早”五大作风,凝聚起全市上下奋进的磅礴力量。这一部署,既紧密呼应了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的战略要求,又精准对接了聊城当下的发展需求。
深化作风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政治保障。作风问题与党性紧密相连,直接影响党员干部的战斗力与执行力。全市“作风深化 实干争先”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指出,当前,聊城正处在战略机遇与政策机遇叠加、发展量能与发展质效并重的关键节点,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无论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还是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都需要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只有深化作风建设,才能为改革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确保聊城在重大战略机遇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作风建设不仅能提升政府效能,优化聊城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更是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推动聊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塑强五大作风,构建实干争先新发展格局。敢打敢胜,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面对产业转型难题、项目推进阻碍时,敢于担当、勇于攻坚,像推进雄商及聊邯长高铁、聊城机场等重大项目一样,以必胜的决心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团结协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打破区域、部门壁垒,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强化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埋头苦干,倡导干部实事求是,摒弃形式主义,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固本之策,整合各类资源,以务实作风推动平原特色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美、农民富;精耕细作,要求干部在处理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工作时,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树立有解思维,深入一线调研,精细化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抢先抓早,强调在政策机遇面前,在争取重大项目落地、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融入重大区域战略方面,提前谋划、主动作为,抢占发展先机。
完善制度机制,确保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推进。要健全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以“开门红、全年稳”为目标,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实施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强化过程评促和督查落实。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容错激励机制,为勇于在改革一线探索的“冲锋式”干部护航,鼓励基层在扩大高水平开放、乡村振兴等领域大胆试、大胆闯。要建立群众参与监督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参考,通过民生实事清单公示、民生项目落地评价等方式,倒逼干部深入一线,回应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
“风清则气正,心齐则事成”。作风建设的深化,本质上是发展动能的重塑。聊城唯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持续深化作风,以五大作风为引领,以“事争一流”的追求实干争先,将干部执行力转化为改革创新的实践力,把作风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才能充分激活“两河明珠”的澎湃动能,书写“天下不敢小聊城”的崭新篇章。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