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院校传承孔繁森精神研究
■ 魏红梅
孔繁森精神蕴含着的无私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勇于担当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精神内核,与新时代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契合。聊城是孔繁森的故乡,在对孔繁森精神的传承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挖掘孔繁森精神新时代育人价值,将孔繁森精神引入职业院校,探索传承路径,弘扬和践行孔繁森精神,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职业精神的培养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全员育人: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将孔繁森精神纳入师德师风培训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对孔繁森精神的深入学习与内化。通过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会、学术讲座、红色研学实地考察等培训交流活动,让教师深刻理解孔繁森精神的实质,丰富教师精神世界。鼓励教师将孔繁森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运用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色,结合岗位要求和工作实际,可邀请劳模工匠、企业导师开展“孔繁森精神与职业素养”专题讲座等,进行主题教育,培养其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为人民服务的高尚人生境界和职业精神。在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设立孔繁森先锋岗评价机制,制定评价标准,激励学生在实践工作中践行孔繁森精神。
全程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在职业教育中深化孔繁森精神全程育人理念,制定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系统的孔繁森精神教育实施方案,让学生持续地、步步深入地了解、认同和践行孔繁森精神。如以 “一年级接受孔繁森精神——精神启蒙,二年级内化孔繁森精神——价值内化,三年级践行孔繁森精神——实践强化”为3年育人目标,将育人资源和活动进行整合,系统规划,制定孔繁森精神育人实施方案,进行育人实践。
聊城发挥孔繁森实践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学生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和孔繁森故里——东昌府区五里墩村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等地现场研学,邀请当地讲解员和相关知情人士进行现场辅导和教育。
在网络空间,根据网络传播的优越性,可通过开发“云游孔繁森纪念馆”VR教学资源,运营“孔繁森精神微课堂”公众号,推送优秀毕业生案例等方式,进行更新颖灵活的网络育人。
全方位育人:打造多维育人生态。鼓励专业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发课程思政资源,将孔繁森精神作为教育案例、技能练习素材等,自然融入到专业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技能课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孔繁森精神的影响,培养其正确三观,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丰富第二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竞赛弘扬孔繁森精神。鼓励学生深入挖掘孔繁森精神的现实意义,定期举办主题竞赛活动、社团活动等。如组织师生参与编排以孔繁森精神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增强教育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可通过组织志愿活动,传递正能量;开展社会实践考察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深化感悟;鼓励学生参与体验,促进理解内化。
学校应充分利用校报、校园广播、官方网站及公众号平台等多元化渠道,发布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创意作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孔繁森精神的精髓,促进其广泛覆盖与深入传播。优化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内设置专门的宣传栏、主题展板、文化长廊等文化景观,将孔繁森精神元素融入校园景观之中,让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随时感受到孔繁森精神的熏陶。
(作者单位: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孔繁森精神研究”专项课题“‘三全育人’背景下孔繁森精神在职业院校的培育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