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秀红:电商为犁耕沃野
■ 本报记者 陈彩红 赵静华 本报通讯员 盛殿华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一位90后姑娘用电商为画笔,在高唐的土地上描绘出动人的发展图景。她是聊城市三八红旗手、高唐县锦鲤协会副秘书长杜秀红,也是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农人”。自2018年投身乡村电商领域以来,她不仅助力高唐锦鲤产业打开新局面,更让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每次走进高唐县锦鲤产业园,总能看到杜秀红调试直播设备的身影。1990年出生于农村的她,曾在城市从事金融工作。后来,怀揣着对家乡土地的深情与对数字经济的敏锐洞察力,她选择返乡创业。“这片黄土地是我的根,承载着童年记忆,更寄托着我对家乡发展的热望。”杜秀红说。
回到家乡后,杜秀红迅速行动,承包土地、创办企业,牵头种植120亩黑小麦,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和食品生产公司,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在推动锦鲤产业发展过程中,杜秀红积极探索创新,在锦鲤产业园推出“溯源直播”模式,通过短视频让大家随时观看锦鲤从鱼苗培育到品相鉴定的全过程,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透明度与吸引力。
2024年,在她的带动下,产业园成功培育7名青年电商从业者,推动青年群体销售精品锦鲤5万尾,青年创业项目销售额占比达65%,为养殖户开辟了全新的销售渠道。“电商不仅是销售工具,更是让乡村被看见、被认可的窗口。”杜秀红表示,她希望通过电商让更多人了解高唐、爱上高唐,帮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为了让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杜秀红深入乡村挖掘出“马颊河畔”“锦鲤文旅小镇”“家有状元”等特色品牌,将高唐手工坠面等传统美食推向全国。她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注重传递文化内涵,让消费者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领略高唐深厚的文化底蕴,真正实现了让高唐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走进城市千家万户。
凭借多年的努力与突出贡献,杜秀红先后获得“山东省电子商务双创之星”“聊城市级乡村好青年”“齐鲁乡村之星”等荣誉称号。她感慨:“从城市白领到‘新农人’,我始终坚信,乡村振兴的蓝图,需要青年用脚步丈量、用实干书写。作为新时代青年农民,我愿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继续深耕乡村沃土,让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