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大杂院写意

■ 孙仪国

大杂院是我们这代人的精神家园。很有幸,在人生拔节生长的那二十年,大杂院的风景成为我埋藏心底的记忆。我所在的城市老城区周遭都是波光粼粼的宽阔湖面。大杂院像是老城的复刻,也是老城的延伸,方方正正、三面环水。一条南北小路坑坑洼洼地通向湖北岸的一条东西大道,像一条手臂牵着老城和院子。院北是层层村居,延伸到很远,与院内三列老旧瓦房连成一片,松松散散又错落有致地撒满老城北郊。

每当东方泛白、晨曦初现,大杂院的男女老少就纷纷来到东南角的水井旁,拎着桶端着盆排队取水。这口井是和农村田间地头的土井一样的竖井,在城里不多见。井口比地面高出一米,一架辘轳围架在井口上,周遭用方砖工整地围了几阶台阶。砖已呈青灰色,斑斑驳驳,连同布满光滑苔藓的井壁,都在诉说着岁月悠悠。排队时大家或大声调侃或喁喁细语,和着一片嘈杂,井口北面的一间屋内会飘出丝丝缕缕的二胡声,声音时而悠扬清亮,时而婉转惆怅,又间夹着金戈铁马般的急促。实际上,那是“三儿”在拉二胡。他们家是京剧团的人走后留下的唯一一户人家,与我们接触不多,有些格格不入。但如果哪天打水时少了二胡声,大家又觉得有些落寞。在我来到城里的第三个年头,那口井封了,“三儿”全家也离开了那个院子。但小伙伴偶尔还会谈论起他,尤其是他如痴如醉拉二胡的样子。在那个文艺贫乏的年代,文艺范是很让我们这批土老帽羡慕的。

大杂院要说有景,就是那棵北方少见的芙蓉树了。它和老家的房梁差不多粗,如同一把油绿大伞般罩在二大爷的三间房上,一簇簇红白相间、似绒似球的芙蓉花高高低低地缀在绿叶之间。细看那些花瓣如丝如缕,像女娃的小折扇一样向上迎风舞动,清香袭人,很是秀美别致。每当春天来临,花朵不知不觉布满整个树冠,青砖绿树相间的大杂院便多了些彩色调子,增添了些别样的风韵。当然,每年的这个时节,二大爷家就成了大家羡慕的地方。他也自得逍遥,尤其夏日周末,大多能看到他光着臂膀,瘫懒地挤坐在那老掉牙的老式竹制躺椅里,摇着大蒲扇,打个饱嗝,用牙签剔着牙缝里的饭渣肉屑,偶尔拿起旁边小凳上的茶壶,嘴对嘴啜一口。

二大爷有两大爱好,要么粗门大嗓地吆喝他那三个儿子,要么对路过他家门前的小孩调侃几句。那个年代大杂院里家和家之间是没有围墙的,孩子们可以在各家各户门前来回游窜。记得那次的周六晌午,远远瞥见他还是那副尊容半躺在那,我快步闪躲着走过他家门前,但还是被他察觉,伴随着躺椅吱吱呀呀声响,他忽地半欠起身,像发现新大陆似地呼出了一句:“站住,听说你小子考上一中了?”现在想起,还能闻出他满嘴含着醋意的不信。我也只得停住腿脚,斜睨着回了句“是的,二大爷”。他竟不愿相信:“你小子,整天撵狗摸鱼的主,也能考上一中?”我愤愤不平地嘟囔着跑开。

大杂院的中间有块空地,夏秋时节,人们搬着马扎拿着蒲扇在此纳凉,要么两三人一小撮,要么四五人围成一小圈。大家谈论的内容五花八门,无非国事家事单位的事,但更多是细细碎碎、嘈嘈杂杂的小事,洋溢着满满当当的人间烟火味。大家的经历大抵一样,大人基本是部队转业人员,孩子们要么从小在部队大院成长,要么像我一样来自农村。所以这里的人既有军人的硬气,还有乡下人的率性和普通人的斤斤计较,所以大人争吵、孩子打架就成了常事。大人往往是由意见分歧的争论逐渐演变成由低到高的争吵,最后是不欢而散各自回家。孩子就没那么内敛,更多是由突然间的动手抄家伙,或搂抱着互相摔打为开端,以一方的哭喊,伴着大人拉架时的叱骂结束,但我们是从来不找大人帮忙的,当然大人们也懒得理我们。

生活本就是这样,吵闹争论、柴米油盐和精打细算都是不可少的佐料,否则会显得寡淡和乏味,虽然总是纷纷扰扰,甚至吵吵闹闹,但现在回忆起来却是那样的有趣。

年少时如果没有扮酷装深沉的经历总是少些滋味。那时的黄昏时刻,空气中散漫着大院人家烧煤煮饭的烟火味道。我们几个小伙伴总喜欢结伴爬上大杂院西墙,两腿悬空向外坐在墙头,还时不时托起腮,故作深沉地向西瞭望。西边落日下半山,晚霞层层叠叠、与湖中的倒影连成一片,嫣红的底色布满远方的天际。近处水中有水鸟浮在水面,它们偶然与路过的白色大鸟相伴而飞,但最终还是识时务地回到低处,在水面一圈圈回旋。那几年,电视剧《西游记》热播,小伙伴们心头掠过同一个念头——唐僧去取经的西天到底多远啊。现在想来,不禁粲然一笑。随着落日慢慢消融成一片殷红均匀地涂抹在远方的天幕时,我们伸伸懒腰,用手撑着站起来,连身上的土都不拍,两个臂膀左右张开,摇摇晃晃沿着墙头紧跑几步,然后像饺子下锅一样纵身跳落在松软的地面。即便那个总是慢半拍的二胖子,也双手扒着墙头麻溜滑下墙来,跟着大家跑远了。

光阴如梭,花开花谢,只有流水般的时光始终细柔地雕琢着岁月的春夏秋冬。大杂院已经拆除二十年了,但那些秋冬夜晚伴着虫鸣的静谧,以及春夏晨曦初现时人们的忙忙碌碌,还有落日余晖中大杂院里零零星星兀自冒出的尘烟,都随着大家的各自西东成为了永远的过去。但它最终还是住在了我的心里,并且令我时常在梦中忆起,就如同一颗石子落入平静的水面,和着心弦,涟漪一般慢慢地飘荡开来,久久不能停歇。

2025-05-2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0004.html 1 大杂院写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