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创新形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
本报讯 (记者 朱海波 通讯员 张囡) 5月12日—18日是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记者从市应急局获悉,我市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丰富多彩。
集中宣传科普,多元形式展示。结合非遗和民俗文化,以“看”科普常识、“学”防灾技能、“认”应急物资、“辨”灾害隐患、“观”应急装备、“玩”互动游戏等多种方式开展防灾避险知识科普。
模拟互动体验,实操学习技能。以“知识讲解+实操互动”模式开展宣传,以现场讲座、视频讲解、主题绘画等形式深入校园传递科普知识,采用“双盲”模式开展地震应急演练,设置余震避险、伤员救治等实战环节,提升科普进校园效果。
创意展示吸睛,全民参与学习。将防灾减灾救灾文化与非遗文化、传统民俗相结合,创新推出“童艺绘安全”主题非遗课程,将防灾减灾知识与面塑、剪纸等传统艺术相结合,打造“非遗安全课堂”公益项目,让安全宣传更具吸引力。
科普场馆亮相,助力防灾减灾。聊城首家防震减灾科普馆正式落成启用,以图文并茂的特色展览、多媒体生动演示、模型陈列和沉浸式地震模拟体验等多种方式,让广大市民更加深入地认识地震、学习避险技能、了解救援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