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籍里的知识看得懂记得住说得出

■ 上海混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罗润洲

怎样让青少年更加喜欢传统文化、古典文化?怎样做好传统和古典文化的普及工作?我结合混知文化传播公司的一些实践,谈一些我的看法。

我们公司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你学习的神助攻”,意思是在我们的助攻下,让所有人学习古典文化等知识更简单、更有效率、更有兴趣。创业15年来,我们一直在用漫画来讲知识,因为用漫画讲的知识更高效、更有趣、更容易被接受。目前,混知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全平台拥有4500万粉丝,每天都有大量粉丝等着我们去更新视频。除了新媒体,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出版物,比如半小时漫画系列,这个系列从2018年到现在,一共卖了4500万册,被我们的读者誉为“新时代的《十万个为什么》”。

我们还创作出版了《漫画百年党史》《半小时漫画党史》《一起来读毛泽东》《半小时漫画中共一大》等书,其中《漫画百年党史》的销量突破了150万册,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我们组建了两百人左右的团队,涉及非常多的知识领域,从历史、地理、文学、传记、文旅到航天、汽车工业、天文、医学、经济、金融、传统文化等。所有的领域都有一个痛点,就是这个领域内的有些知识“太专业,说不清”,说不清不是指专家和专家之间说不清,而是专业人员和普通的读者之间说不清。这就会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普通的读者根本不看,文学、传统文化、历史哲学等古典书籍当然也不例外,青少年群体尤其不喜欢看这些东西。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让大家更感兴趣的普及读物,这非常难。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首先回到人类学习的本质,在学习上人性有两个弱点,第一是不耐烦,第二是每个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去读一些简单快乐、不用动脑子的东西。

混知怎么讲知识?我们会把知识画成漫画,让读者瞬间就能看懂,而且忘不掉。比如,孔子有3000名徒弟,其中特别优秀的72位,我们做了“七十二贤”故事系列,七十二贤中又有十名学生经常会被孔子挂在嘴边,这样的一个逻辑关系我们要把它梳理清楚,这样让读者尤其是小读者读起来就会清晰很多。再比如在《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中要讲述明朝末年国土面积只有300万平方公里,清朝乾隆年间达到了1300万平方公里,把这些数字说出去读者没有感觉,但是画成上下两张图这么一对比,读者对大小就有概念了,这就是图像的力量。

我想分享的还有一点——兴趣化。如果说知识是一剂良药,药是苦口的,那兴趣化是什么?就是你给药包上一层糖衣,让它更好下咽。比如,历史中讲到元顺帝被明朝军队打败了,要回蒙古草原了,光这么讲很枯燥。我们就加一句——元顺帝说是因为当“北漂”生活压力太大,这样就会有趣很多。

知识分析也好,图像化也好,兴趣化也好,最终目的是要让知识看得懂、记得住、说得出,这样才是一个成功的知识传播。

(记者 马永伟整理)

2025-06-0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0437.html 1 让古籍里的知识看得懂记得住说得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