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挖“两河文化”底蕴,强化大阅读育人价值
■ 张婧 连永生
为落实全民阅读国家战略,聊城市教育考试与教学研究院小学教研室创新构建的“2695”大阅读育人模式,通过深挖“两河文化”底蕴,系统性、创新性地将其融入整个大阅读育人体系,提升了小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九种关键能力,实现了阅读育人价值的最大化。
聚焦素养:破解AI时代阅读困境
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浅阅读、偏好固化等现象,与学生未来所需的核心能力形成矛盾。面对这一时代命题,“2695”大阅读育人模式应运而生,其核心宗旨是系统性地培养小学生的六种核心素养和九种关键能力,回应育人需求。具体而言,“2”是根植“两河文化”,即以黄河、大运河交汇的独特地域文化为精神内核与内容基石,为阅读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6”是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着力培育小学生应对未来所必需的六大核心素养,确保其全面发展;“9”是发展关键能力,系统提升包括社交力、公众表达力等在内的九种关键能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硬实力;“5”是“ADASE”五阶段深度阅读模式(积累—拆解—联想—思辨—表达),这一模式贯穿阅读全程,直指高阶思维训练与必备品格塑造,是能力提升的核心路径。
文化育人:两河基因赋能阅读体系
山东是黄河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的汇集地,这不仅是宝贵的历史馈赠,更是教育创新的深厚沃土。为充分依托本土资源优势,打造育人特色,弘扬“两河文化”,落实国家战略、彰显地域特色。团队将“两河文化”的精髓融入整个大阅读育人体系,使其涵养小学生的德性,启迪小学生的智慧,传承坚韧不拔、勇敢创新、敢于担当的民族精神。具体措施有三项:一是以文润德,筑牢价值根基。团队精心遴选承载着家国情怀、奋斗精神与生态智慧的两河经典故事、诗词歌赋与历史文献。学生通过诵读、演绎、感悟这些文本,在情感共鸣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熏陶,为小学生品德发展植入“两河文化”底色。二是以文启智,激发思维潜能。通过“读、问、讨论、探究”等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两河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智慧宝藏。例如,组织学生研究古代水利工程(如京杭大运河)的巧思,探析商贸流通带来的历史变迁,赏析沿岸诞生的文学艺术瑰宝。三是以文育人,塑造时代新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古今对话”,通过对比古今治水理念、交流方式、文化价值观,锻炼综合能力,同时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增强文化认同与自信,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开放性、包容性。
“2695”大阅读育人模式以“两河文化”为魂,激活育人价值,将国家政策要求、地域文化禀赋、教育公平诉求转化为可落地的实践模型,为新时代阅读育人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