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根经济”释放乘数效应
■ 张颖
演唱会门票成为城市文旅的“通行证”,电影票根能解锁美食餐饮折扣,登机牌可串联景区酒店优惠……当下,一种名为“票根经济”的新型消费模式悄然兴起,小小票根正在成为撬动二次消费的“流量支点”,让单一消费产生乘数效应。
“票根经济”是一种以交通、文旅、演出等票务凭证为纽带,将其转化为后续消费场景优惠凭证,延伸消费链的联动经济模式。放眼全国,许多城市文旅市场都遭遇过流量大而消费少的尴尬。博物馆里人潮汹涌,但大多数游客都是打完卡就走,地方旅游市场虽说赚足了人气,但明显“含金量”不足。而“票根经济”的新玩法,为促进消费、提振经济打开了新思路。
“票根经济”的兴起,让以前用完即扔的票根,摇身一变成了再次消费的“引流器”,不仅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还延伸出更多消费行为,串联起商旅文体展多元业态,实现了多方共赢。“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一张普通门票平均带动1.5至2倍的二次消费;交通凭证促使40%的持票用户增加消费;演出赛事票根拉动周边酒店、玩乐等消费增长超100%。
“票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随着“票根经济”兴起,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小票根背后的大文章,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参与,为提振消费注入新活力。但仅有文件还不够,政府还需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部门权责,出台优惠补贴政策,搭建合作平台,构建合作机制,共同做大“票根经济”。
商家既是“真金白银”的付出者也是受益者。“票根经济”可以为商家带来更多客源,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商家可根据消费者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出更多与票根相关的消费产品和服务场景,并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目标客户群体,制定合理方案,配套相应供给,实现互利共赢。
对消费者来说,“票根经济”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实惠,提升消费意愿。但要想让消费者“来了不想走”,让门票成为“何日君再来”的约定,靠的还是一座城市的诚意和服务,是更多沉浸式、体验式、可持续的消费场景,以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
小票根撬动消费大市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票根经济”构建了多方共赢的消费生态,为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票根经济”必将在未来释放出更大的乘数效应,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和惊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