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夏日随想

■ 吴福木

六月已逝,年已过半。明年就六十岁了,由不得让人慨叹岁月匆匆。

总想抓住时间的手,让它慢些,再慢些。可它终究还是按部就班地向前——过了六十是七十,再往后便是八十,那时才算真的踏入暮年。如此想来,眼下这一程,终究还是值得珍惜的好时候。

几年前,我爱说“状态正好,青春正酷,炉火正旺”。现在还是这样吗?最清楚的,应该是自己。

所以,趁这把年纪还有好胳膊好腿,多出去走走才好,最好是老夫老妻相携同行。祖国江山美如画,总闭门不出实在可惜。“脚不出齐鲁”曾是我的口头禅,下一步,一定要走出去。

我常说,能写出好东西,大抵与行走多少有些关联。于我而言,这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可能。

行万里路,必须有好身体。读万卷书,必须有好头脑。读书已成为我的常态。这个六月,我读了9本书,都是世界名著,黑塞的《德米安》《悉达多》《荒原狼》,纪德的《窄门》,加缪的《光活着是不够的》,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梭罗的《瓦尔登湖》,川端康成的《雪国》,三岛由纪夫的《爱的饥渴》。思维的新鲜血液流动起来了,精神烈焰燃烧了,这个六月是最丰盈的一个月。

读书,写作,与知己朋友分享积累与思考而得的甘甜果实,也必然成为今后日常之快乐行为。唯此,方能让生活更有质感。

夏天热,人不静,往往无所事事,缩于一隅清谈,无聊至极,浪费了好时光。六月去,七月来。七月亦应激情澎湃,读上几本书,出游几个地,写上几首诗——诗和远方绝非随意一言,是实打实的创造。

七月是大中小学生的放假季,也是毕业生的志愿填报季。一年中最心绪难宁的也就在这个时间,无论家长还是学生。所以,当了这么多年教师的我,应该为他们送去一份自然的清凉,心灵的,思想的,精神的,当然也有物质的。

2025-07-0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2661.html 1 夏日随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