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强市建设中彰显社科担当
■ 王文
聊城市社科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引领,深化各领域改革创新,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新篇章中展现社科作为、彰显社科担当。
强化理论阐释,筑牢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思想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首要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聊城市社科界始终将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构建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理论武装体系。在全省率先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等专项课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地方实践深度结合。编印权威读本,打造全省首个社科理论宣讲服务队,形成了从理论研究到基层宣讲再到实践运用的完整链条,让党的创新理论浸润人心,为聊城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思想支撑。组织引导聊城专家学者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学习时报》等报刊刊发理论文章,为全市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核心要义、投身“六个新聊城”建设提供强大思想动能。
赓续孔繁森精神,激发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内生动力
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孔繁森精神作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宝贵财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能。聊城社科界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将孔繁森精神研究置于国家文化传承发展战略高度,推动设立省、市两级专项课题近200项,组织出版《新时代孔繁森精神研究》《大爱传奇:孔繁森》等专著,体系化阐释孔繁森精神内涵。举办高端学术论坛,搭建研究平台,加快打造全国孔繁森精神研究高地。深化精神价值赋能实践,在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挂牌“省级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开展孔繁森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科普活动,推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结项成果《孔繁森故事》非遗剪纸作为聊城市社科普及优秀读物,面向社会赠阅交流,让孔繁森精神从历史中走来,在现实中活化,成为引领聊城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砥砺前行的精神旗帜和不竭动力。
厚植文化根脉,注入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文化动能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聊城作为黄河、大运河交汇的“两河明珠”,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聊城社科界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精髓,实施“地方文化研究工程”,系统梳理地方文脉,编辑出版《中国历代咏聊文选编》《中国历代咏聊诗选编》等典籍,设立“历史文化”“两河文化”“文化传承创新”专项研究,构建起脉络清晰、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研究谱系。积极对接大运河文化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战略,承办“明代临清与大运河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高层次论坛,研究成果《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路径研究》获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批示。研讨成果《聊城市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被《黄河流域蓝皮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收录,作为山东唯一案例向全国推介,生动诠释了“两河文化”与新发展理念的创造性融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增强了文化认同与发展凝聚力。
贯通学用实践,畅通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知行转化
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在于扎根实践、服务人民。聊城社科界始终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立足聊城实际,着力构建了集智库研究、决策咨询、基层服务于一体的实践体系。5年来,紧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立项课题2200余项,首创“城校哲学社会科学合作机制”和“学术服务一件事”模式,直击发展痛点难点,研究成果获各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多项被中宣部等中央部委采用,实现学术价值向政策效能的跨越式转化。打造163处省市级社科普及基地,创作山东琴书《仁义胡同的故事》等文艺精品,探索“社科+文艺”“演示+交流”等生动形式,有效打通社科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构建人才矩阵,锻造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创新引擎
人才是社科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聊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战略眼光实施山东省首个市级社科人才工程——“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构建高水平人才方阵。建立“羡林学者+青年计划+创新团队”培育体系,培育中青年专家90余人,建强350人的市级人才库。依托羡林学术高端讲坛汇聚优质资源,培育数十个高水平研究团队。专家成果频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彰显学术实力。推动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高端培育智库,其成果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并写入国家外交文书,此举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标志着聊城乃至山东社科界以深化区域国别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迈上新台阶。
中国式现代化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激荡的进程,只有将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扎根地方实践,才能让理论之光照亮发展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聊城市社科联将团结带领全市社科界,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在述学立论中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切实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的强大动能。
(作者系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