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挥海源阁在现代化强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杨虹
海源阁位于聊城市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进士杨以增所建。它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也是北方唯一可媲美江南的私家藏书楼,与“铁琴铜剑楼”“皕宋楼”“八千卷楼”合称清末四大私人藏书楼,与“文渊阁”“皇史宬”“天一阁”并称中国历史上官私藏书的典范,1956年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前,在我市大力实施“文旅兴市”城市发展战略中,海源阁发挥着重要作用。
打造书香聊城 建设文明城市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有句名言:“语言是存在的家。”在所有文化传承的载体中,藏书楼的历史意义与价值不容忽视。
海源阁是典型的儒家文化收藏、保护、传承圣地,儒家文化的文献库,也是中华文化的标志、人类文化古籍知识库。其所藏正经正史是儒家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是国家倡导的主流文化体现。尤其是海源阁所珍藏的二十四史前四史,内容纵贯约3485年。可以说,在保存中华民族重要文脉这一点上,海源阁作用至伟。
海源阁历经一百八十多年风雨后,百川汇海,万卷重聚。2023年,海源阁散失古籍精品展拉开了归阁工程的序幕,海源阁珍存宋元善本首次走进大众视野,这些珍贵古籍几经辗转,方从海外回流;后续又有国家图书馆、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所藏48卷240余本影印古籍,填补了藏书楼展厅宋元版古籍空白。与山东出版集团合作建设的海源阁古籍文化中心,1.46万册图书典籍供市民使用,并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海源阁藏书文化博物馆顾问,不定期举办海源阁研讨与学术交流。2024年,“海源阁藏书文化研究基地”在肥城陶南山馆挂牌,进一步拓宽了海源阁研究线路和空间,促进了聊城和肥城两地的文化共建。从2022年至2024年,不到三年时间,65家以海源书房命名的城市书房,辐射全市各县(市、区),为打造书香聊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贡献。
弘扬“两河”文化 打造“两河明珠”
聊城作为黄河与京杭大运河重要交汇城市,海源阁的历史轨迹与“两河”文化深度交织。海源阁的崛起,犹如一股清流,打破了江南藏书楼独占鳌头、文人如云的固有格局。明清两代,60%以上的状元均在江浙,后来有了“天下状元,二有其一”的说法,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江南藏书楼繁多。而海源阁在北方独树一帜,打破了私家藏书不出江浙的格局,它的出现代表的是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下的文化流动,反映了文化流动性、辐射性、传播性。文化不再是达官显贵的独有特权,逐渐由官方到民间,从上至下,从南到北悄悄发生着变化。
充实海源阁文化内涵,弘扬“两河”文化,当前要重点突出海源阁文保单位功能和数字海源阁建设。完善展陈修旧如旧,增加实物馆藏,通过影印、捐赠、拍卖会等形式对海源阁旧藏及相关物品搜集购买,包括古籍、木刻版、金石书画等,同时利用好馆内现有名家书画藏品及东昌木刻板等资源,加强对“实物”史料遗迹遗址的保护。利用好海源阁古籍文化中心,将海源阁与尼山书院结合,与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结合,紧跟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步伐,增加聊城和其他地市藏书楼互动交流。
数字海源阁建设包括两部分,一是海源阁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二是海源阁数字场景建设。通过数字海源阁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古籍信息和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触达更多用户,还可以扩大其影响力,优化发展国内国际数字化环境,打开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新局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推出“诗与远方” 加快文旅融合
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调查报告显示,文化不仅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也是城市内涵提升的关键所在。海源阁作为聊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用好品牌效应,创造旅游新业态,拉动地方旅游业,将有助于形成省、市经济新增长点,带动整个产业兴盛,获得巨大收益,增强城市发展软实力和经济繁荣发展。
设立海源阁研学基地。让中小学生走进海源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家乡历史的熏陶,讲好家乡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史料整理加工,挖掘史料背后故事的同时,又能加强藏书楼发展史的学习。同时,鼓励和激发广大青少年加入文创和周边制作,增强文创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
开发沉浸式文旅项目实现文化场景化消费。发挥文艺作品和数字化产品的宣传推介作用,引领“两河”文化、地域文化及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通过制作国内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提升其知名度、美誉度、参与度,通过捕捉在线人数、驻留时长、客户触点等实时数据,根据观众兴趣点进行精准营销策划,实现线上引流、线下营销。
科技赋能激发文化现代生命力。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文化特色传承创新和城市品牌形象的核心建设,以及科技、文化、旅游三者的结合,将高科技、数字化、智能化融入到线上线下沉浸式互动体验中,以科技承载文化,用科技表达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拉动地方消费,助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达到文旅兴市、海源先行的效果。
当前,聊城正处于战略机遇与政策机遇叠加、发展量能与发展质效并重的关键节点,在打造“江北水城·两河明珠”的城市品牌中,海源阁这一文化宝库将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作者系聊城市傅斯年陈列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