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图书馆融入全民阅读生态体系研究

■ 于风娥

聊城市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已经形成市县级图书馆与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多层分级,辐射所有社区、村庄的全覆盖格局,一大批社区图书馆成为群众多功能休闲空间。加快社区图书馆融入全民阅读生态体系,需要围绕资源不平衡、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痛点,进行针对性解决。

全民阅读的目的是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强调的是文化普及性和普惠性,需要政府主动作为,全社会共同努力。一是强化政府基层部门服务意识。社区图书馆作为公共资源,地方政府应该统筹规划,统一调度图书资源,强化社区之间活动互补、协作互通,形成覆盖城区、布局合理、借阅便利、服务高效的全民阅读体系。二是完善协作联盟服务。按照阅读资源共建共享要求,形成市县级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城市书房协作联盟,在举办大型阅读服务活动时,各机构人员相互配合,形成“1+1>2”的服务模式。

经费是社区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全民阅读体系的保障。一是政府专项资金兜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购买群众需求高的书籍,另外以奖补、奖励的形式,构建社会、个人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二是放权运营主体适度经营。在免费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经营主体可以适当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有偿服务,拓宽收入来源。三是荣誉激励。对支持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单位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争取更多社会支持。四是建立政府企业合作共建机制。以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瑶溪书屋为例,由素社街道提供场地,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广州瑶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书屋的建设和经营,形成海珠区图书馆主导,街道、企业共同参与的发展模式,不仅减少财政人力物力投入,更提升了服务水平。

图书馆建设遵循“书是基础,人是关键,用是目的”的逻辑。提升社区图书馆服务质量,离不开靠服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在人员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必须依靠志愿者的力量。建立以专业管理人员指导,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志愿者队伍,吸引社区威信高的党员、群众,离退休领导、专家等参与进来,成为社区阅读大使、管理志愿者。通过他们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不断提升社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对于参与社区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为其发放“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荣誉证书,激发居民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北京王府井大街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挂着的这副对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推进全民阅读,提高读者阅读积极性是关键,社区图书馆可以采用多种措施来提升群众阅读的积极性。一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读书会、阅读分享会、阅读挑战赛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二是提供丰富的物质奖励。可以联合周边书店、超市等推出阅读积分兑换活动,读者凭借阅读积分可以享受优惠或领取奖品。三是以科技手段吸引读者。利用新媒体推出沉浸式数字阅读场景,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5410)

2025-08-0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4246.html 1 社区图书馆融入全民阅读生态体系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