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琅琅书声浸润城乡

——度假区全民阅读见闻

■ 本报记者 贾新伟

本报通讯员 韩云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8月7日,晨曦微露,度假区李海务街道的农家书屋里已传出清脆的读书声。20余名孩子正襟危坐,手捧《论语》诵读,身旁的家长轻声跟读。

这场持续七年的“晨读共成长”活动,成为当地暑期最动人的风景线。今年暑期,度假区以“绿色阅读 共沐书香”为主题,在全区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让琅琅书声浸润城乡每个角落。

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从《三字经》到《道德经》,孩子们读过的经典能摆满整个书架。”李海务街道妇联负责人谢爱敏望着书屋墙面上的“经典诵读历程图”感慨道。

自2019年启动亲子诵读活动以来,这支晨读队伍越来越壮大,诵读书目涵盖《大学》《中庸》等10余部典籍。今年暑期,家长们自发组建“晨读志愿团”,轮流担任领读员,六点半准时推开书屋大门的,既有银发老人,也有年轻父母。

在于集镇中心小学“童年有书 未来有梦”活动现场,五年级学生王梓涵将书签郑重夹入《弟子规》中,“这是老师奖励的‘阅读勋章’”。该校创新推出“美德书签”体系,将经典章句与学生日常行为评价结合,孩子们通过诵读理解、实践感悟获取专属书签。该镇宣传委员刘广介绍,活动特别设置“亲子共读感悟”环节,鼓励家长与孩子同台分享。

书香网络全域覆盖

在度假区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吕月的办公桌上,铺展着一张特殊的“阅读地图”——由农家书屋、社区书角、乡村学校构成的纵横交错的文化网格。

今年暑期,这些阵地陆续推出“晨读+夜诵”“亲子+邻里”组合式活动,仅7月就举办特色阅读20余场,覆盖青少年、家长、社区群众等多个群体,构建起点多面广、形式多样的基层阅读网络。

“现在,每天叫醒孩子的不是闹钟,是去书屋的期待。”学生家长张丽华笑称。随着“红色书单共读”“非遗故事会”等特色活动持续开展,度假区逐步构建起“15分钟阅读圈”。

文明新风润心无声

以文化滋养文明,以书香涵育未来。通过阅读存折、打卡积分、阅读小讲堂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度假区让“绿色阅读”成为文明实践新风尚。

随着“书香家庭”“诵读之星”等评选活动深入开展,阅读正从个体行为升华为群体风尚,“放下手机捧起书”渐成很多人的新习惯。

“让每本书都成为文明的种子。”吕月表示,度假区将持续打造“晨读晚诵”“流动书屋”等品牌项目,推动全民阅读从“阶段性热潮”转化为“常态化风尚”,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化动能。

如今,这片土地上的琅琅书声,正与蝉鸣蛙鼓合奏出最动人的夏日交响曲。

2025-08-11 ——度假区全民阅读见闻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4370.html 1 琅琅书声浸润城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