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官屯镇:闲置坑塘变身聚宝盆
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8月9日,走进茌平区冯官屯镇王老村苗圃基地,昔日杂草丛生的废弃坑塘,如今碧波荡漾,充满生机。这一转变,源于冯官屯镇王老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积极探索。
为破解资源闲置和集体增收难题,王老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胆创新,从东平县引进优质黑鱼鱼苗,探索“合作社供苗+村民分养+科学管理+统一回收”的特色养殖模式,不仅盘活了沉睡的闲置资源,还蹚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让废弃坑塘变成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合作社创新推出“供苗—分养—管理—回收”一体化运营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提供优质鱼苗,分发给有养殖意愿的村民进行分散养殖;同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从鱼苗投放、饲料科学配比、水质实时监控到病害精准防治,提供全程跟踪指导,确保黑鱼健康生长、品质优良;待黑鱼达到上市规格,合作社再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彻底解决了村民在技术、资金和市场销路方面的后顾之忧。
“以前,坑塘闲着,感觉很可惜。现在好了,合作社把鱼苗直接送到塘边,技术员三天两头就来指导,教我们怎么喂食、怎么看水质,如果有问题,马上就能解决。最省心的是,鱼养好之后,他们直接上门收购,根本不愁卖。”养殖户张荣霞高兴地算起了账,“今年养的这茬鱼,收益比出去打工高,还能守着家,顾着老小。”
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让参与的村民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经济收入显著增加。更可喜的是,试点项目的成功运行,为王老村盘活其他闲置坑塘提供了样板和希望。谈及未来发展,王老村党支部书记董振超信心满满:“我们下一步重点做好两件事:一是全面盘活闲置资源,把村里剩下的闲置坑塘都高效利用起来,发动更多乡亲加入,着力打造王老村特色黑鱼养殖产业带,形成规模效应。二是持续强化带动能力,不仅要一如既往地提供优质鱼苗和过硬的技术支持,更要下大力气探索建立更稳定、更广阔的销售渠道,确保加入的村民都能获得稳定可观的收益。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要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个平台,真正实现‘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的共同富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