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泉街道
智能棚带火“羊生意”
本报讯 (通讯员 张清强) “以前养羊,冬天得半夜起来为羊添草保暖,夏天怕羊中暑需要时刻关注羊羔状态。现在有了智能棚,温度湿度自动调节,羊羔成活率高、长得也快,省心多了!”8月23日,冠县清泉街道张尹庄村养殖户李延涛高兴地说。
这些智能棚是清泉街道利用64万元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分两期打造的产业升级项目。张尹庄村历来有养羊传统,但过去村民零散养殖“规模小、防疫难、看天吃饭”,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为让传统产业搭上科技快车,清泉街道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建设智能化养殖示范点,并租赁给养殖户。“棚里装了自动清污、智能温控、湿控和通风系统,让羊羔成活率突破95%,出栏时间缩短约20天,预计今年可增收5万余元。”项目首批受益者李延涛说。
张尹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建强介绍,项目租金全部进入集体账户,用于村内公益基础设施建设。清泉街道还以智能养殖棚为示范点,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的同时,着力围绕“羊产业”延链补链,积极带动周边物流运输、屠宰加工、饲料供应等配套产业发展,推动“羊生意”从单纯养殖向全链转型。
科技赋能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清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书昭表示,街道将继续对接惠民政策,深挖特色产业潜力,推动更多村庄依托优质项目和产业,走稳走实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