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玉荣:重症病房的“生命守门员”
■ 刘敏 管冬冬
“精准的判断源于专业积淀,温暖的照护始于敬畏生命。”9月10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华美院区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急危重症小组副组长赵玉荣说。她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精湛的操作技能与对患者的赤诚之心,始终坚守在重症护理“战场”最前线,守护着生命的希望。
重症病房里的每分每秒都关乎生死,从患者紧急抢救时的快速响应,到生命支持阶段的细致监测,再到早期康复过程的科学指导,赵玉荣全程参与每个关键环节,以敏锐的临床判断力和高效的沟通协作能力,确保护理工作万无一失。不仅如此,她还主动突破专业边界,2023年取得RNCE-PICC置管与维护资质后,积极开展中长导管置入术、上臂输液港置入术。同时,熟练运用支气管镜检查与灌洗技术,为患者气道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为推动重症护理向科学化、精准化方向发展,赵玉荣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深耕护理亚专科领域。2018年,她参加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重症超声护理培训班,成功获得CCUSG重症超声护理操作认证;2022年,通过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能力考评,取得CDFI技师资质。如今,她能将超声技术灵活应用于临床护理各场景:在血管筛查中完成动静脉置管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动态监测;在营养支持中精准开展胃残余量监测、鼻肠管定位;在重症康复中实现骨骼肌定量定性评估、膈肌功能评估,以技术创新为重症护理注入新动能。
“用循证研究优化护理路径,让护理技术真正服务于患者”,这是赵玉荣始终坚守的理念。工作中,她既是临床护理的“排头兵”,也是科研与教学的“推动者”。她多次担任市级重症护理超声技术培训班讲师,毫无保留地分享实践经验,助力区域内重症护理技能整体提升;以第一完成人身份主持完成院级科研项目2项、新技术新项目1项并获三等奖,还参与多项省级、市级科研课题,用创新思维破解护理难题,推动重症护理循证实践落地临床,持续提升护理质量。
赵玉荣表示,将继续深耕重症护理领域,以科研思维优化护理路径,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用更精湛的技术、更温暖的关怀,为更多危重患者撑起生命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