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育新苗

——临清市康盛庄中心小学特色体育课程赋能乡村教育

大课间自主锻炼

■ 杨先博

近年来,临清市康盛庄中心小学锚定“体育强校”目标,以软式曲棍球等新兴项目为突破口,将体育元素深度融入课程体系,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锤炼其意志品格,凭借亮眼的实践成果与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成为区域内体教融合的标杆学校。

“每天一节体育课,校内每日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两小时”——这不仅是康盛庄中心小学对学生的承诺,更是其推动体育教育改革落地的具体举措。为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碎片化”局限,学校创新实施“体育课+大课间+课后体育锻炼”联排连上机制,将运动时间从课堂延伸至课余,让学生随时随地能参与锻炼,真正实现“运动常态化”。

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学校以软式曲棍球为特色核心,打造“常规+特色”双轨并行的课程体系。同时,学校坚持“人人参与、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教学理念,通过班级对抗赛、校级联赛等常态化赛事,让每个学生都能站上赛场、展现自我,在运动中收获乐趣与自信。

此外,学校以体育为主线,贯通教学、竞赛、师资和社团建设全链条:在社团发展上,除软式曲棍球社团外,陆续创建足球、篮球、跳绳、武术等15个特色社团,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样样有特色”的格局;在赛事组织上,建立“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机制,让竞技氛围渗透校园每个角落。如今,“爱运动、乐拼搏”已成为康盛庄中心小学鲜明的校园底色,学校也因此获评“冰雪运动进校园特色学校”。

在体育教育的实践中,康盛庄中心小学始终坚信“赛场是最好的育人课堂”。多年来,学校组队征战各级各类赛事,不仅斩获佳绩,更让学生在竞技中学会团结、在胜负中锤炼意志,真正实现“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

今年8月,在厦门举办的全国青少年U系列软式曲棍球锦标赛上,康盛庄中心小学的队员们不仅凭借过硬的技术与顽强的拼搏,斩获U12小学组季军,还因赛场上尊重裁判、礼貌对待对手的良好风貌,被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成为赛场上“技德双优”的典范。

这并非学校首次在国家级赛事中崭露头角:2023年8月,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软式曲棍球锦标赛中,学校获U12小学组第六名;2022年8月,同一赛事中,勇夺U10小学组第二名;2019年至2021年,学校连续三年参加上海旱地冰球协会组织的全国旱地冰球锦标赛,并取得优异成绩。通过参与高强度竞技,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运动技能,更学会了正视输赢、团结协作。

特色体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师资的支撑。康盛庄中心小学始终坚持“特色课程构建”与“教师专业培养”两手抓,为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学校多次选派教师参加软式曲棍球、旱地冰球等项目的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将赛事实践与教学创新相结合,实现“以赛促教、以教促学”。

在师资队伍的有力支撑下,学校特色体育项目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6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冰雪运动进校园特色学校”;同年8月,校软式曲棍球队受邀赴山东省体育中心展示训练成果,为全省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贡献力量。如今,学校更依托软式曲棍球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一校多品”特色格局,让体育教育覆盖更多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

从“一校一品”到“一校多品”,从课堂教学到赛场拼搏,康盛庄中心小学以体教融合为笔,以特色体育为墨,不仅绘就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校园新图景,更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的特色发展路径,为更多乡村学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未来,这所乡村小学将继续以体育为翼,助力更多孩子在运动中茁壮成长,奔向更广阔的未来。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

2025-09-23 ——临清市康盛庄中心小学特色体育课程赋能乡村教育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6514.html 1 体教融合育新苗 /enpproperty-->